三宥读音
三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古代对犯罪者可从轻处理的三种情况。
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宽恕三次之制。
古代天子﹑诸侯劝食的礼仪。宥,同'侑'。
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宽恕三次之制。
古代天子﹑诸侯劝食的礼仪。宥,同'侑'。
引证解释
⒈ 指古代对犯罪者可从轻处理的三种情况。
引《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
《孔子家语·刑政》:“孔子曰:‘成狱成於吏,吏以狱成告於正,正既听之,乃告大司寇。听之,乃奉於王。王命三公、卿士参听棘木之下,然后乃以狱之成疑於王。王三宥之以听命而制刑焉。’”
王肃注:“君王尚宽宥,罪虽以定,犹三宥之。”
《隋书·刑法志》:“周王立三刺以不滥,弘三宥以开物。”
清沉育《皋陶祠》诗:“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
⒉ 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宽恕三次之制。
引《礼记·文王世子》:“公族无宫刑,狱成,有司讞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其刑罪,则曰:‘某之罪在小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及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
《后汉书·张酺传》:“臣闻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义,过厚不过薄。”
宋苏轼《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古者公族有罪,三宥然后制刑。”
⒊ 古代天子、诸侯劝食的礼仪。宥,同“侑”。按,天子、诸侯于每月初一、十五日加牲进食,称大食。
引《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鐘鼓。”
郑玄注:“宥,犹劝也。”
南朝梁萧子云《雍雅》诗之二:“百礼斯洽,三宥已行。”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三宥
三宥相关词语
- 1 三只手
- 提起“三只手”,人们都知道指的是扒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从别人身上偷东西的小偷”。“三只手”(pickpocket,five-finger,itchypalm)指“小偷”。这个词的来历有不同说法。
- 2 三献
- 三献,古代聘礼及祭祀典礼,奠酒仪式分初献、亚献、终献,合称三献。《仪礼·聘礼》:“荐脯醢,三献。”意谓先陈设肉菜等奠品,然后行三次献酒之礼。祀孔行三献礼,主祭者均为朝廷特派或礼法规定之主祭人员,并按爵位或年望高低排列初、亚、终献之行次。《新唐书·礼乐志五》记载中春中秋(即春二月,秋八月)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国学以祭酒、司业、博士分别三献。贞观间皇太子于国学行释奠礼于先圣先师,皇太子为初献,国子祭酒为亚献,国子司业为终献。
- 3 三司
- 西汉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见三有事)。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东汉末年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曹魏重新恢复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
- 4 三危
- 2.古代西部边疆山名。
- 5 三青鸟
- 三青鸟,汉语词语,传说中的仙鸟名。
- 6 三立
- 三立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谓立德、立功、立言。
- 7 三归
- 【译文】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很狭小嘛。”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家业田产,对于公事却不管,怎么谈得上俭约呢?”
- 8 三纲
- “三纲”是出自西汉大儒董仲舒而是有西汉大儒董仲舒发现古时所写。而后世所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礼纬·含文嘉》。三纲本身并不具备什么要求,而是人们对于社会秩序规律的一种普遍认识,而不是一种主张。即臣喜欢效法君主的行为,子喜欢效法父的行为,妻喜欢效法夫的行为,于是总结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君为臣之表率,父为子之表率,夫为妻之表率。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即出于这种认识。作为君权社会的文化产物,已不适用于人权平等的现代社会。
- 9 三多
- 三多,指多福、多寿、多男子。祝颂之辞。
- 10 三加
- 三加,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白簕Acanthopanax trifoliatus(L.) Merr.的根、叶或全株。分布于中南至西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黄疸,肠炎,胃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疖肿毒,湿疹。
- 11 三不孝
- 三不孝,是汉语词汇,出自《孟子·离娄上》,解释为旧谓三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
- 12 三六九等
- 三六九等,一般来说就是对世间乃至宇宙万物的类别及级别进行区分、归属。狭义是指对人所拥有的物质、思想、职业等的层次高低进行区分。
- 13 三尸神
- 三尸神又称“三彭”或“三虫”,成形于阴阳五行学说 ,渗透到医学领域,对藏象学说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条虫,称为上尸、中尸、下尸,分别居于上、中、下三丹田。尸者,神主之意。道教认为人体有上中下三个丹田,各有一神驻跸其内,统称"三尸"。据说,三尸姓"彭",上尸名"踞",中尸名"踬",下尸名"蹻"。
- 14 三千世界
- 三千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并非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