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涝读音
豆腐涝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豆腐脑。
引证解释
⒈ 即豆腐脑。参见“豆腐脑”。
引石三友《金陵野史·夫子庙的小吃》:“豆腐涝用极嫩豆腐在汤中浸润之,食时配以辣油、虾米、榨菜和红萝卜丁子等佐料。”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豆腐涝
豆腐涝相关词语
- 1 豆瓣
- (1) 豆类去皮后可分开的子叶 英 valve;halves of a bean
- 2 豆笾
- 是指祭器。
- 3 豆嘴儿
- 泡开的大豆或刚刚露芽的大豆,做菜用。
- 4 豆刍
- 犹豆莝。 清 严允肇 《洗象行》:“豆刍饱食三品料,劒佩班陈百官列。”
- 5 豆脯
- 豆腐。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上:“﹝豆脯﹞ 汉 淮南王 造。《稗史》:‘ 刘安 作豆脯,俗作腐,非。腐,烂也。当作脯,象其似肉脯也。’”
- 6 豆腐皮
- 豆腐皮:中药
- 7 豆甲
- 豆荚。
- 8 豆漿
- 豆浆(Soybean Milk),中国汉族传统饮品,最早的豆浆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制作。将大豆用水泡涨后磨碎、过滤、煮沸而成。豆浆营养非常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与西方的牛奶不同,豆浆是非常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食品,广泛流行于华人地区。
- 9 豆萁相煎
- 比喻兄弟相残。同“豆萁燃豆”。
- 10 豆角儿
- 豆荚(多指鲜嫩可做菜的)。
- 11 豆觞
- 豆觞是汉语词汇,拼音dòu shānɡ,出自《祭李司徒文》。
- 12 豆鼠
- 1.鼠的一种。身长约二寸,尾短。背灰色,颈下﹑腹尾和四肢白色。其皮较贵重。
- 13 豆猪
- 豆猪,即米猪肉,”“米”猪肉一般不鲜亮,瘦肉及五脏、器官上都有或多或少米粒状的囊包,人若吃了未经煮熟的“米猪肉”,即受感染囊尾蚴可固着在人的肠壁上,逐渐发育成成虫,长期寄生于肠内,通过粪便不断排出节片或卵,此时称绦虫病。
- 14 豆秸
- 豆秸,读音dòu jiē,汉语词语,豆类作物脱粒后的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