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常谈简介
流口常谈的意思
解释:
人人挂在嘴上的老话。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这四个字,久已作了小说部中千人一面的流口常谈。”
语法:
流口常谈作宾语、定语;用于套话等。
流口常谈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老生常谈
流口常谈相关词语
- 1 开口见心
-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9卷:“圣人说话,开口见心,必不说半截,藏着半截。”语法:开口见心作谓语、定语;指人说话直爽。示例:他是一个开口见心的人,从不会委婉说话
- 2 诸行无常
- 佛家语。指万物变化多端。比喻人生无常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诸行无常,是生是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语法:诸行无常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巧言如流
- 巧言:虚伪的好话。虚假惑人的言辞像流水一样畅通。出处:《诗经·小雅·雨无正》:“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事例:听言者但喜其~,阿谀尊奉,不知如花如玉的一个美人,被他轻轻断送了。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 4 对答如流
-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出处: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语法:对答如流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 5 浃背汗流
- 同“汗流浃背”,形容十分惭愧或惶恐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 论诗三札》:“当其方成的时候,总觉得满腔高兴,及到过了两日,自家反复读读看时,又不禁浃背汗流了。”语法:浃背汗流作宾语;指流汗多。示例: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诗三札》:“当其方成的时候,总觉得满腔高兴,及到过了两日,自家反复读读看时,又不禁浃背汗流了。”
- 6 拙口钝辞
- 拙:拙笨;钝:迟钝,笨拙。粗嘴巴,笨言辞。指不善于言辞出处:元·无名氏《倅范叔》楔子:“须贾平日拙口钝辞,犹恐应对有误,家中有一辫士,名日范雎,得与此人同行,凡事计议,万无一失。”语法:拙口钝辞作谓语、定语;指人不善言语。
- 7 口不择言
-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出处:《北史 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语法:口不择言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紧急情况。示例:周近他居然这样口不择言,他怎么能这样说!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
- 8 白费口舌
- 谈话一无所获语法:白费口舌作谓语、宾语;指无用的谈话。
- 9 朗朗上口
- 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出处: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语法:朗朗上口作定语、定语;用于诗文等。示例:孙犁《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中国古代散文名作,读之无不朗朗上口,易于背诵。”
- 10 谈笑封侯
- 说笑之间就封了侯爵。旧时形容获得功名十分容易。出处:唐 杜甫《复愁》诗:“闾阎听小子,谈笑觅封侯。”语法:谈笑封侯紧缩式;作谓语;形容获得功名很容易。示例: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张谓》:“自矜奇骨,必谈笑封侯。”
- 11 涓涓细流
- 普通成语,形容液体,涓涓:缓缓流动,涓涓细流:细水缓缓流动的样子。出处:《茂名晚报》示例:公园里,那奇形怪状的石山脚下,是一条宛如玉带的涓涓细流。
- 12 兵无常形
- 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指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出处:《孙子 计》“兵者,诡道也”三国 魏 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语法:兵无常形作宾语、定语;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 13 七窍流血
- 七窍:指人头上的七个孔,即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口鼻等处往外流血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那妇人揭起被来,见了武大咬牙切齿,七窍流血,怕将起来。”语法:七窍流血作谓语、状语;用于中毒或死后。
- 14 交口荐誉
- 交:一齐,同时;交口:众口一辞;荐:推举。异口同声地推荐和赞扬出处: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语法:交口荐誉作谓语、定语;指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