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领意会简介
心领意会的意思
解释:
见“心领神会”。
出处:
邹韬奋《经历》:“他们不许用帝国主义,所以各报遇着这个名词,总是写作‘××主义’,读者看得惯了,也就心领意会。”
语法:
心领意会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造句
- 1.老乞丐心领意会,乐呵呵的回应道“冷掌门好走,老要饭的一定竭尽全力,我保证,他会准时出现的!”。
- 2.王无竞与欧阳承庆对视一眼,二人心领意会,哈哈大笑。
- 3.眼界轩豁,气象爽丽,神情性悦,一部精神,悉皆收摄而纳诸扩中,然而至理微纱,未易窥测,要令目击道存,心领意会,非文字之可传,口舌之可语也。
- 4.有时候,是一场剧战之后的顿悟;有时候,是闭关数载后的明悟;甚至有时候,是观一只树叶飘落轨迹时心领意会。
- 5.正像那蕃僧鸠摩智所说的,第一流的人物看白云虽至美,却不想拥有,只愿心领意会。
- 6.这一切自然被方宸心领意会,修炼不仅更加刻苦,虽然不可能突破,但至少能够积攒多一些元气,届时,在服用丹药的时候成功率会更高,不至于浪费。
英语翻译
- 英语:
understand tacitly
- 俄语:
сердцем понимáть
心领意会相关词语
- 1 贪心无厌
- 贪婪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你贪心无厌,千谋万计,用尽了巧机关。”语法:贪心无厌作谓语、定语;指人的需求。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1回:“无如人性狡猾,贪心无厌。”
- 2 云情雨意
- 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出处:宋·袁去华《浣溪沙》词:“一夕高唐梦里狂,云情雨意两茫茫。袖间依约去年香。”语法:云情雨意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季玉,年十一,云情雨意,小而了了。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 3 日短心长
- 时间少,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谓心愿一时难以实现。出处: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惟是旦中生平之志,不安于九品之下中,故铭言日短心长,身名就剥,所以哀之者至矣。”语法:日短心长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愿望。示例:王梦楼云:‘……未吸神髓,故易于决舍;如果深造有得,必愁日短心长,孜孜不及,焉有馀功,旁求考据乎?’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
- 4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出处: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语法:刻骨铭心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铭心,誓图死保。(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回)
- 5 鸮心鸝舌
- 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 6 至意诚心
- 至意:诚意。诚心诚意出处:明·阙名《万国来朝》第二折:“则为我至意诚心,忠肝义胆,我也并无偏背。”语法:至意诚心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7 惊心骇瞩
- 谓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出处:《宋书·孔琳之传》:“降死之生,诚为轻法,然人情慎显而轻昧,忽远而惊近,是以盘盂有铭,韦弦作佩,况在小人,尤其所或目所不睹,则忽而不戎,日陈于前,则惊心骇瞩。”语法:惊心骇瞩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抚心自问
- 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表示自我反省。出处:鲁迅《华盖集 这回是“多数”的把戏》:“倘使我看了《闲话》之后,便抚心自问:‘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语法:抚心自问偏正式;作谓语;表示自我反省。示例:倘使我看了《闲话》之后,便抚心自问:“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鲁迅《华盖集 这回是多数的把戏》)
- 9 刊心刻骨
- 指印象深刻,令人难忘出处:闻一多《邓以蛰题记》:“也没有一篇不刊心刻骨,博大精深。只要你肯埋着头,咬着牙,在岩石里边寻求金子。”语法:刊心刻骨作谓语、定语;指印象很深。
- 10 眼想心思
- 心中思念,眼中流露出思念的神情出处:唐·无名氏《杂词》:“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语法:眼想心思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心怀若谷
- 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出处:先秦·李耳《老子》
- 12 白藋同心
- 犹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出处:北周 庾信《竹杖赋》:“秋藜促节,白藋同心。终堪荷蓧,自足驱禽。”语法:白藋同心作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示例:他的旁艺,如制缠枝杖,独运匠心,修短适度,且刻铭识,以贻朋友,大有庾子三所谓‘秋藜促节,白藋同心’之致。郑逸梅《艺坛百影 陈从周与纽约明轩》
- 13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语法:野心勃勃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济度野心勃勃地说大话:“我要斩草除根,拿下厦门,踏平他的巢穴!”(华而实《汉衣冠》七)
- 14 矢力同心
- 齐心合力出处:《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合的清方档案》:“方今人心趋共和,决无第二问题,不独东南十数省矢力同心,即西北各省闻亦均表同意。”语法:矢力同心作谓语、状语;指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