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恤患简介
救灾恤患的意思
解释:
谓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出处:
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已也?”
语法:
救灾恤患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这是天赐我救灾恤患的大好时机
救灾恤患相关词语
- 1 同恶相救
- 形容互相勾结,共同作恶出处:《晋书·吕光载记》:“晃、穆共相唇齿,宁又同恶相救,东西交至,城外非吾之有,若是,大事去矣。”语法:同恶相救作谓语、宾语;指坏人。
- 2 殒身不恤
- 殒:死亡;恤:顾虑。牺牲生命也不顾惜。出处: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敢,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证明了。”语法:殒身不恤复句式;作定语;含褒义。示例:至于这一回……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的明证。(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 3 福过灾生
- 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出处:《晋书·庾亮传》:“小人禄薄,福过灾生,止足之分,臣所宜守。”语法:福过灾生作宾语、定语;指人乐极生悲。示例: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直待福过灾生,只恐悔之无及。(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 4 负薪救火
- 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出处:韩非《韩非子 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语法:负薪救火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 5 造难生患
- 造难:制造灾难;患:祸害。投靠不幸会引来祸害。出处:《管子·枢言》:“德盛义尊,而不好加名于人;人众兵强,而不以其国造难生患。”
- 6 逃灾躲难
- 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出处: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三折:“颇奈李密无礼,你逃灾躲难,到于此处,倒毁骂吾神。”语法:逃灾躲难作谓语、宾语;指逃避灾难。
- 7 远水救不了近火
- 远距离的水熄灭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缓慢的纠正或抵制邪恶的东西不可能应付紧急的状态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语法:远水救不了近火作宾语、定语;指不能应急。
- 8 弭患无形
- 弭:清除。在祸患尚未形成之前就予以消除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现在外国人已无话说,足见他能够弭患无形,办事切实。”语法:弭患无形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9 攻疾防患
- 匡正过失,防止祸患。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语法:攻疾防患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敬老恤贫
-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出处: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语法:敬老恤贫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敬老怜贫。示例:于是以文种治国政,以范蠡治军旅,尊贤礼士,敬老恤贫,百姓大悦。(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 11 人生识字忧患始
- 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出处: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 12 拥彗救火
- 谓方法不当,事必不成。
- 13 杜绝后患
- 杜绝:堵塞、断绝;患:祸害、祸患。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十回:“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恰好堵了洞门。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语法:杜绝后患作谓语、宾语;指消除祸患的可能。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43回:“狼子野心,终不可用。不如早除,杜绝后患。”
- 14 饱经忧患
-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出处: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语法:饱经忧患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形容经历长期忧愁患难的生活。示例:他们说他是出身于贫苦的满族家庭,饱经忧患。冰心《晚晴集·老舍和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