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心刻骨简介
刊心刻骨的意思
解释:
指印象深刻,令人难忘
出处:
闻一多《邓以蛰题记》:“也没有一篇不刊心刻骨,博大精深。只要你肯埋着头,咬着牙,在岩石里边寻求金子。”
语法:
刊心刻骨作谓语、定语;指印象很深。
刊心刻骨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铭心刻骨
刊心刻骨相关词语
- 1 眼想心思
- 心中思念,眼中流露出思念的神情出处:唐·无名氏《杂词》:“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语法:眼想心思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心怀若谷
- 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出处:先秦·李耳《老子》
- 3 白藋同心
- 犹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出处:北周 庾信《竹杖赋》:“秋藜促节,白藋同心。终堪荷蓧,自足驱禽。”语法:白藋同心作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示例:他的旁艺,如制缠枝杖,独运匠心,修短适度,且刻铭识,以贻朋友,大有庾子三所谓‘秋藜促节,白藋同心’之致。郑逸梅《艺坛百影 陈从周与纽约明轩》
- 4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语法:野心勃勃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济度野心勃勃地说大话:“我要斩草除根,拿下厦门,踏平他的巢穴!”(华而实《汉衣冠》七)
- 5 矢力同心
- 齐心合力出处:《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合的清方档案》:“方今人心趋共和,决无第二问题,不独东南十数省矢力同心,即西北各省闻亦均表同意。”语法:矢力同心作谓语、状语;指共同努力。
- 6 悉心毕力
- 悉心:尽心;毕力:尽力。竭尽智慧和力量出处:汉·蔡邕《杨太尉碑铭》:“乃及伊公,克光前矩,悉心毕力,胤其祖武。”语法:悉心毕力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7 感人心脾
- 见“感人肺肝”。出处:清·顾彩《焚琴子传》:“[琴子]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语法:感人心脾作谓语、定语;指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 8 几尽一刻
- 几乎占了一刻的时间.
- 9 心痒难揉
- 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出处:元 商衟《新水令》套曲:“好教我急煎煎心痒难揉,则教我几声长吁到的晓?”元 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那的是急煎煎心痒难揉。”语法:心痒难揉作宾语、定语;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示例:元·赵显宏《昼夜乐·冬》:“心痒难揉,心痒难揉。盼不得鸡儿叫。”
- 10 分心劳神
- 劳:费。分散心力和耗费精神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7回:“展爷在家一天,倒觉的分心劳神。定于次日起身上杭州。”语法:分心劳神作谓语、宾语;用于做事。
- 11 违心之言
- 违;违背。违背个人心意的言论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8回:“仙凡路隔,尤不应以违心之言,释当日之恨。”语法:违心之言作宾语;指不是真话。示例:迫于他的压力,我只好说违心之言了
- 12 心神不定
-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出处:《平妖传》第五回:“这般繁华去处,怕你们心神不定,惹出什么事非来。”语法:心神不定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心情。示例:叶圣陶《线下·春光不是她的了》:“解开这个篮子取出一些来,又打开那个箱子取出一些来,显然有点心神不定。”
- 13 抚心自问
- 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表示自我反省。出处:鲁迅《华盖集 这回是“多数”的把戏》:“倘使我看了《闲话》之后,便抚心自问:‘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语法:抚心自问偏正式;作谓语;表示自我反省。示例:倘使我看了《闲话》之后,便抚心自问:“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鲁迅《华盖集 这回是多数的把戏》)
- 14 惊心骇瞩
- 谓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出处:《宋书·孔琳之传》:“降死之生,诚为轻法,然人情慎显而轻昧,忽远而惊近,是以盘盂有铭,韦弦作佩,况在小人,尤其所或目所不睹,则忽而不戎,日陈于前,则惊心骇瞩。”语法:惊心骇瞩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