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勤补拙简介
以勤补拙的意思
解释:
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出处:
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无别虑,笔不暂停。或毕景忘餐,或连宵不寐。以勤补拙,不遑自处。”
语法:
以勤补拙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以勤补拙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将勤补拙
成语造句
- 1.他虽然基础差,脑子反应慢,但他很用功,以勤补拙,所以成绩不断提高。
- 2.如今的自己大仇已报,世间再无牵挂,现在还知道了自己非常幸运的拥有灵根,虽然不够好,那就以勤补拙,刻苦修炼,在这条路上走的尽量远一些。
- 3.想我聂傲天,自四岁开始入修者之途,至今已三十余载,每日苦练,以勤补拙,没有荒废一天。
- 4.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周培源
- 5.墨清答道,刚刚潘锦说的话她哪里不知道是在指点她门下弟子,只是以前月华宗本来就势微,如果不以勤补拙哪里能有什么出路。
- 6.足球场上的机会,永远光顾那些不知疲倦奔跑的队员,泰达队毛彪正是用以勤补拙的态度,抓住进球机会,赢得现场球迷热烈掌声。
以勤补拙相关词语
- 1 信以为实
- 信:相信。指把虚无的当作真实存在的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况且窝盗为事,声名扬开去不好听,别人不管好歹,信以为实,就怕来缠帐。”语法:信以为实作谓语;指把假的当作真的。示例: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6回:“定睛细看,乃是个泥塑的土地,方才信以为实。”
- 2 戒奢以俭
- 戒:戒除;奢:奢侈;俭:节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出处: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语法:戒奢以俭作谓语、宾语;指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 3 补天浴日
-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出处:《宋史 赵鼎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语法:补天浴日联合式;作定语;用于挽救危险的局面。示例:反听刘隗刁协之徒,窃弄威柄,将我补天浴日之功,弃而不录,思之不能无怨也。(明 朱鼎《玉镜合记 新亭流涕》)
- 4 啖以重利
- 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出处:《史记·高祖纪》:“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语法:啖以重利作谓语、定语;指收买人。
- 5 以碫投卵
- 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出处:《孙子·势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语法:以碫投卵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必胜。
- 6 俭可以助廉
- 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出处:《宋史·范纯仁传》:“亲族有请教者,纯仁曰:‘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语法:俭可以助廉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7 勤勤恳恳
-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语法:勤勤恳恳作谓语、状语;指做事认真。示例:报德明功,勤勤恳恳。《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 8 以肉去蚁
- 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语法:以肉去蚁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9 如愿以偿
- 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在抚台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后来也祥甫竟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语法:如愿以偿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含褒义。示例: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的北京大学。
- 10 责人以详,待己以廉
- 责:要求;详:完备,引申为苛求;廉:少。对他人要求苛刻,对自己要求宽松出处:唐·韩愈《原毁》:“今日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语法:责人以详,待己以廉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1 虚己以听
- 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语法:虚己以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这位主管工作踏实,对于属下所反映的意见,都能虚己以听。
- 12 业精于勤
- 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语法:业精于勤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学业精深在勤奋。示例:自学成才者的一条共同经验就是业精于勤。
- 13 讹以传讹
- 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语法:讹以传讹作宾语、定语;指谣言等。示例:如其不经审判,恐愚民讹以传讹,借词煽动,其乱愈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
- 14 以辞害意
-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语法:以辞害意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南朝·宋·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