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奢以俭简介
戒奢以俭的意思
解释:
戒:戒除;奢:奢侈;俭:节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出处: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语法:
戒奢以俭作谓语、宾语;指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成语造句
- 1.认为君与民好比舟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应‘薄赋敛、轻租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巩固封建统治。
-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 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4.戒奢以俭人人夸,勤俭持家顶呱呱,循环利用美佳佳,细水长流乐哈哈,节约能源靠大家,和谐美好你我他,世界勤俭日来到,节能减排很重要,变废为宝心手巧,勤动头脑花钱少。
- 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 6.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戒奢以俭相关词语
- 1 啖以重利
- 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出处:《史记·高祖纪》:“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语法:啖以重利作谓语、定语;指收买人。
- 2 以碫投卵
- 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出处:《孙子·势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语法:以碫投卵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必胜。
- 3 不丰不俭
- 指不奢不俭,多少合宜。出处:见“不丰不杀”。语法:不丰不俭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刚好合适。示例:(老爷)然后过这边来看了看,办得不丰不俭,一切合宜,老爷颇为欢喜。《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
- 4 俭可以助廉
- 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出处:《宋史·范纯仁传》:“亲族有请教者,纯仁曰:‘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语法:俭可以助廉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5 以肉去蚁
- 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语法:以肉去蚁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6 如愿以偿
- 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在抚台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后来也祥甫竟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语法:如愿以偿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含褒义。示例: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的北京大学。
- 7 责人以详,待己以廉
- 责:要求;详:完备,引申为苛求;廉:少。对他人要求苛刻,对自己要求宽松出处:唐·韩愈《原毁》:“今日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语法:责人以详,待己以廉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虚己以听
- 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语法:虚己以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这位主管工作踏实,对于属下所反映的意见,都能虚己以听。
- 9 羞以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出处: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昔苏秦说韩,羞以牛后,韩王按剑,作色而怒。”语法:羞以牛后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难以理喻
- 很难用道理去说明。出处:《万历野获编·褐盖》
- 11 以简御繁
- 御:治理,统治。以简便的办法去对付复杂繁多的事情。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江秉之传》:“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语法:以简御繁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2 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 会:领会,理解。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出处:清·刘大魁《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语法:可以意会,不可言传作宾语、定语;指只可内心体会。示例:这些事情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 13 信以为实
- 信:相信。指把虚无的当作真实存在的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况且窝盗为事,声名扬开去不好听,别人不管好歹,信以为实,就怕来缠帐。”语法:信以为实作谓语;指把假的当作真的。示例: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6回:“定睛细看,乃是个泥塑的土地,方才信以为实。”
- 14 以勤补拙
- 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出处: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无别虑,笔不暂停。或毕景忘餐,或连宵不寐。以勤补拙,不遑自处。”语法:以勤补拙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