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拼音,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近反义词,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是什么意思
- yǒu有
- yuān冤
- bào报
- yuān冤
- yǒu有
- chóu仇
- bào报
- chóu仇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简介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意思
解释:
报:报复,抵偿。指对造成冤枉、仇恨的人进行报复,使其作出抵偿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武松虽是粗卤汉子,便死也不怕,还省得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并不伤犯众位,只烦高邻做个证见。”
语法: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示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只杀知县,不伤百姓。”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相关词语
- 1 出言有章
- 说话有条理。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语法:出言有章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示例:他出言有章,说得头头是道
- 2 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 存孝:五代李克用的养子;彦章:五代朱温的部将。有了李存孝,就显不出王彦章。比喻一个有突出才华的人,压倒了另一个才华稍次一点的人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9回:“再要挂搭上他,可说‘有了存孝,不显彦章’。”语法:有了存孝,不显彦章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趋舍有时
- 趋向或舍弃,进取或后退。比喻人的得失、升降有一定的时机。
- 4 有事之秋
- 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出处:《北史·王罴王轨等传论》:“王思政驱驰有事之秋,慷慨功名之际。”语法:有事之秋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莫讲把何玉凤支使得眼花缭乱,连张金凤在淮安过门时,正值那有事之秋,也不似者番热闹。”
- 5 一人有罪
- 旧指天子的过失。出处:《国语·周语上》:“在《汤誓》曰,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身。”
- 6 酬功报德
- 酬:报谢;报:报答。酬谢功劳,报答恩德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80回:“呜呼!酬功报德,率由旧章。”语法:酬功报德作谓语、宾语;指给予回应。示例:我们应该及时酬功报德
- 7 沉冤昭雪
- 沉积很久的冤情得到洗刷出处:《灵应传》
- 8 有求斯应
- 斯:则;应:应答,承诺。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答应出处:《唐睿宗太极元年登黄地祗于方丘乐章·林钟商》:“有求斯应,无德不亲,降灵醉止,休征万人。”语法:有求斯应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9 有幸不幸
- 有幸运的,有不幸运的。指人和事物的遭遇各有不同。
- 10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出处: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四折:“可不道仇人相见,分外明白。”语法:仇人相见,分外明白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小说等。
- 11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 弊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出处:汉 班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12 有隙可乘
- 有空子可利用。出处:唐 李绛《论河北三镇及淮西事宜状》:“若物故之际,有间可乘,当临事图之,于今用兵,则恐未可。”语法:有隙可乘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我们的战士为祖国人民站岗放哨,不让敌人有隙可乘。
- 13 人有旦夕祸福
- 比喻有些灾祸发生事先无法预料。示例: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说明幸福不是永恒的。
- 14 振振有辞
- 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出处:巴金《探索集 究竟属于谁?》:“这些人振振有辞、洋洋得意,经常发号施令,在大小会上点名训人。”语法:振振有辞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小顺儿的妈的北平话,遇到理直气壮振振有辞的时候,是词汇丰富,而语调清脆,象清夜的小梆子似的。(老舍《四世同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