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求友简介
嘤鸣求友的意思
解释:
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回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出处:
茅盾《旨趣》:“本为人人所同,而脱稿后求能与世相见,嘤鸣求友之心,亦人人所共有。”
语法:
嘤鸣求友作宾语、定语;指寻知音。
嘤鸣求友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嘤鸣求友相关词语
- 1 厉精求治
-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出处:《新唐书·魏知古等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悼。”语法:厉精求治作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 2 求名责实
- 责: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出处:唐·刘知畿《史通·本纪》:“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语法:求名责实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要名实相符。
- 3 蠖屈求伸
- 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语法:蠖屈求伸作谓语、宾语;指等待东山再起。示例:盖闻蠖屈求伸,非终于屈,龙潜或跃,匪固于潜。(明 刘基《诚意伯文集》第八卷)
- 4 求贤用士
- 访求并任用贤能的人才出处: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贤用士哩,你依着师父出去。”语法:求贤用士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世。
- 5 死求白赖
- 指不停地纠缠。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俗话说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死求白赖,或者竟拦住他也不可知。”语法:死求白赖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不停地纠缠。
- 6 面朋口友
- 谓非真诚相交的朋友。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面朋口友,固不足怪。欲明通财之义,非道义之交不可。”语法:面朋口友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口头上的朋友。
- 7 诸亲好友
- 总称所有亲友。出处:《苏州的传说·双塔的传说》:“等到张书生和李相公临走时,街坊乡邻、诸亲好友来送行,姑嫂两人就借这个机会表明心迹。”语法:诸亲好友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溯流求源
- 同“溯流穷源”。出处:《元史·隐逸传·杜瑛》:“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语法:溯流求源作谓语、宾语;指探求事物的本源。
- 9 求田问舍
- 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语法:求田问舍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搬斤播两,何等肚肠。(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 10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出处:《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语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甘心无所作为。示例: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晚清文学丛钞 中国现在记》第二回)
- 11 金友玉昆鸣
- 对他人兄弟的美称出处:《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
- 12 食不求饱
- 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语法:食不求饱作宾语、定语;指饮食要有节制。
- 13 声气相求
- 指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语法:声气相求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 14 鸡鸣馌耕
- 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出处:《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语法:鸡鸣馌耕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持家等。示例:清·钱谦益《诰封安人熊母皮夫人墓志铭》:“承德公老于场屋,不事生产,朝齑暮盐,虽勉有无,白首相庄,有鸡鸣馌耕之德,此夫人之为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