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而穿井简介
渴而穿井的意思
解释:
比喻事先没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语法:
渴而穿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办事没计划。
示例:
寡人所谓饥而求黍稷,渴而穿井者,未尝能以欢喜见子。西汉·刘向《说苑·奉使》
成语造句
- 1.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2.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 3.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 4.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5.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6.渴而穿井,斗而铸锥那是愚蠢行为,想要在这乱世里活下来,必须料敌机先,一切早作打算。
英语翻译
- 英语:
not to dig a well until one is thirsty <not to make timely preparations>
渴而穿井相关词语
- 1 一呵而就
- 一口气完成。出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十四:“感兴不来,也不能勉强去酝酿。当它来的时候,酝酿成熟,故能提起锐笔,一呵而就。”语法:一呵而就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2 形而上学
-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出处:毛泽东《矛盾论》:“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语法:形而上学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哲学方面。示例:王朔《枉然不供》:“我觉得你执拗、形而上学的态度好笑。”
- 3 饥渴交攻
- 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亦作“饿虎饥鹰”。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华阳洞门》:“右边石池,荷花方烂漫,虽饥渴交攻,而花与水皆不可及。”语法:饥渴交攻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 4 裂石穿云
- 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出处:宋 陆游《黄鹤楼》:“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语法:裂石穿云作谓语、定语;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 5 迷而知返
-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出处:《宋书 二凶传 元凶劭》:“所以淹霆缓电者,犹冀弟迷而知返耳。”语法:迷而知返作谓语、宾语;指知错就该。
- 6 一哄而散
- 经过一阵喧闹后马上就散开了。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看的人见没得买了,一哄而散。”语法:一哄而散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白凤、阿男早收拾好钱文,向众人道谢,看的就一哄而散了。(清 吴趼人《情变》第六回)
- 7 不辞而别
-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出处: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语法:不辞而别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不打招呼就离开。示例: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 8 观衅而动
- 衅:缝隙,裂痕。瞄准敌人的空隙进行进攻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随武子曰:‘善。会闻用师,观衅而动。’”语法:观衅而动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辽史·太宗记》:“未可轻举,观衅而动可也。”
- 9 明鼓而攻之
- 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10 井底鸣蛙
- 犹井蛙。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则你那自尊自贵无高下,真乃是井底鸣蛙。”语法:井底鸣蛙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见识少。示例: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一折:“一任教纵横奋发,都是些井底鸣蛙。”
- 11 拱手而取
- 拱手:两手合抱在胸前。指取来毫不费力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语法:拱手而取作谓语、定语;指容易得到。示例: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齐右壤可拱手而取也。”
- 12 射穿七札
- 箭艺精湛,弓力过人。
- 13 无德而称
- 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②谓德高不可言状。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语法:无德而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宪传论》:“将以道周性全,无德而称乎?”
- 14 井底银瓶
- 银瓶:银制汲水器。银瓶掉到井底。比喻前功尽弃出处: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乐府》:“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断;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语法:井底银瓶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梁启超《新罗马》:“弄得千年来国威坠落,变成井底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