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天害理简介
违天害理的意思
解释:
见“违天逆理”。
出处:
《南齐书·魏虏传》:“武帝之胤悉被诛戮,初无报效,而反为今主尽节,违天害理。”
语法:
违天害理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1回:“当初这厮在日,专一违天害理,贪财好色,奸骗人家妻子。”
英语翻译
- 英语:
act against natural law and disobey social ethics
违天害理相关词语
- 1 待答不理
- 指以冷淡的态度对人出处:冰心《南归》:“公司中人待答不理的说:‘不知船停在哪里,也许是没有到罢!’”语法:待答不理作谓语、定语;指态度冷淡。示例:王朔《痴人》:“她变得很怪,不大说话,象影子似地悄悄来悄悄走,总是若有所思地坐在那里出神,对谁都是待答不理的。”
- 2 际地蟠天
- 形容遍及天地间。出处:庄周《庄子 刻意》:“上际于天,下蟠于地。”语法:际地蟠天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遍及天地间。示例:清·郑观应《盛世危言·电报》:“盖电之为用,际地蟠天,今所用者未及一万分之一,约而言之,生力、生光二事而已矣。”
- 3 理屈词穷
-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语法:理屈词穷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并不等候答复,而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沙汀《呼嚎》)
- 4 帡天极地
- 谓包罗万象。
- 5 天时地利人和
- 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出处:《孟子 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 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语法:天时地利人和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咸渊想了一会,道:‘行兵须要天时、地利、人和。为今之计,地利、人和倒用不着了,是要讲天时了。’清 刘璋《斩鬼传》第八回
- 6 天下乌鸦一般黑
- 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儿黑暗、龌龊,别处还不是一样。”语法:天下乌鸦一般黑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天下乌鸦一般黑,各省漕丁都是一样的。”
- 7 瞒天昧地
- 指瞒上欺下,没有一句真话出处:元 无名氏《闹铜台》第一折:“我那日离山营,到铜城见仓官坏法胡行径,专瞒天昧地不公平。”语法:瞒天昧地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我那日离山营,到铜城,见仓官坏法胡行径,专瞒天昧地不公平。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一折
- 8 奇想天开
- 形容想法非常奇怪,不切实际。出处:清·周春《红楼梦约评》:“宝玉天地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一论,奇想天开。”语法:奇想天开作状语、谓语、定语;含讽刺意味。示例:鲁迅《热风·随感录49》:“从老到死,却更奇想天开,要占尽了少年的道路,吸尽了少年的空气。”
- 9 事与心违
- 同“事与原违”。出处: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语法:事与心违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事与心违。清·陈维崧《金菊对芙蓉·姜学在扫墓归过访》词
- 10 钧天之乐
- 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出处:《异闻录·韦安道》:“行百许步,复有大殿,上陈广筵重乐,罗列樽俎,九奏万舞,若钧天之乐。”语法:钧天之乐作主语、宾语;指天上的音乐。示例:清·李渔《闲情偶寄·科诨第五》:“虽有钧天之乐,霓裳羽衣之舞,皆付之不见不闻。”
- 11 欺天罔地
- 欺骗天地。极言人之背理昧心。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语法:欺天罔地作谓语、定语;指极端欺诈。示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 12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13 烦天恼地
- 烦:烦恼,烦闷。形容心情十分烦恼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哭哭啼啼,烦天恼地。”语法:烦天恼地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心情。示例:明·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三折:“怎不教我痛哭悲哀,烦天恼地,雨泪如梭。”
- 14 轰天烈地
- 轰动天地。形容声响猛烈或声名巨大。出处:清·讴歌变俗人《经国美谈·奉使宴宾》:“好似千斤炮药,等着导火线,就要发作,是轰天烈地了。”语法:轰天烈地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