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无馀子的拼音,目无馀子的近反义词,目无馀子是什么意思

目无馀子简介

目无馀子

  •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 【字数】:四字成语
  • 【繁体】:
  • 【注音】:四字成语
  • 【简拼】:MWYZ
  • 【结构】:
  • 【正音】:
  • 【辩形】:
  • 【年代】:
  • 【感情色彩】:

目无馀子的意思

  • 解释:

    见“目中无人”。

目无馀子相关词语

1 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须:应当。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0回:“正是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公子听得仔细,即心中转道:‘奇怪,难道他主仆多是女人?’”语法: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2 相对无言
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出处:宋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语法:相对无言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示例:蓁的官员只有相对无言,不敢回答一语。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
3 绰有馀裕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
4 感愧无地
无地:没有一丝一毫的空余之地。形容对人的感激、惭愧到了极点。
5 愁海无涯
涯:边际。忧愁像无边的大海一样。形容十分悲愁出处:唐·孟郊《招文士饮》:“醒时不可过,愁海浩无涯。”语法:愁海无涯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烦恼时。
6 尘烟障目
烟尘遮住了眼睛出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7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语法: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示例:贫农们不怕失掉什么。他们中间有很多人,确实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他们有什么不进农会?(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8 无事生非
非:是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语法:无事生非复杂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
9 一塌刮子
总共加在一起。出处: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咎案》:“他不是如同蒋介石那样,将战争责任一塌刮子推到共产党身上。”语法:一塌刮子作分句、状语;指一共。示例:我整个就一塌刮子都属于你的了
10 顿口无言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骂得王庆顿口无言,插烛也似磕头求方便。”语法:顿口无言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张口结舌。示例: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个个顿口无言。
11 平澹无奇
见“平淡无奇”。
12 贪残无厌
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出处:《宋史·王全斌传》:“而罔思寅畏,速此悔尤,贪残无厌,杀戮非罪,稽于偃革,职而玩兵。”语法:贪残无厌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贪婪。
13 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出处: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语法:反复无常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含贬义,形容人经常变卦。示例:叫我怎么能赦你这反复无常的罪呢!(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七回)
14 识知无字
指幼儿识字。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大家在问

目 字的笔顺写法

目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目 ”字共有5画,笔顺写法是:竖 横折 横 横 横
2、目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无 字的笔顺写法

无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无 ”字共有4画,笔顺写法是:横 横 撇 竖弯钩
2、无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馀 字的笔顺写法

馀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馀 ”字共有10画,笔顺写法是:撇 横撇/横钩 竖提 撇 捺 横 横 竖钩 撇 点
2、馀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子 字的笔顺写法

子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子 ”字共有3画,笔顺写法是:横撇/横钩 竖钩 横
2、子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目”“无”“馀”“子”的其他同音字笔顺问答

相关查字

  • 拼音:
  • 拼音:wú,m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