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安邦简介
兴国安邦的意思
解释:
兴:兴盛;邦:国家。国家兴盛安定
出处:
《林海》:“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了。”
语法:
兴国安邦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兴国安邦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成语造句
- 1.抓好科技、教育,这可是兴国安邦的大事。
- 2.知识分子只有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兴国安邦的大业中充分地发挥作用。
- 3.兴国安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4.于是乎,兴国安邦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 5.卸下兴国安邦的重任,他一心找寻一个让女孩开心的地方。
- 6.我叫刘安邦,刘是刘安邦的刘,安是刘安邦的安,邦是兴国安邦的邦。
英语翻译
- 英语:
make the country prosperous and stable
兴国安邦相关词语
- 1 递兴递废
- 谓有兴有废。出处:《吕氏春秋·恃君》:“德衰世乱,然后天子利天下。国君利国,官长利官,此国所以递兴递废也,乱难之所时作也。”语法:递兴递废作谓语、宾语;用于事情等。示例:成汤有南巢之伐,以殄夏乱。递兴递废,胜者用事,所受于天也。《史记·律书》
- 2 安安逸逸
- 安闲舒适,自由自在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给他娶了亲,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过日子,不想命该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一个不安静的,所以哥哥躲出门的。”语法:安安逸逸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46回:“我们在此安安逸逸自由自在不好,管他娘什么闲事。”
- 3 心安理得
-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安:安静;安然;理:情理;得:适合。出处: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语法:心安理得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到后来忘却了真,相信了谎,也就心安理得,天趣盎然了起来。(鲁迅《病后杂谈》)
- 4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 怀:怀藏。胸中怀藏祖国,眼光要放远到全世界出处:张双林《解读北京人》:“上海人过于讲实惠,讲自家的事,而北京人确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语法: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专权误国
- 专权:独断行事。指坏人独揽大权,贻误国家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此指严嵩、严世蕃父子二人也。朕久闻其专权误国……朕当即为处分,卿不可外泄于人。”语法:专权误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宴安鸠毒
- 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元年》:“宴安鸠毒,不可怀也。”语法:宴安鸠毒紧缩式;作分句;含贬义。示例:孙中山《报告陈炯明叛变致本党同志书》:“直至桂军发难,边隅震惊,始知宴安鸠毒之不诬。”
- 7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8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语法:燕雀安知鸿鹄志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示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燕雀安知鸿鹄志?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 9 杀身报国
- 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出处: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语法:杀身报国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示例:元·曾瑞《哨遍·羊诉冤》:“舍命于家,就死成仁,杀身报国。”
- 10 闾阎安堵
- 指平民安居乐业出处:清 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行于其野,闾阎安堵,击壤以嬉,如是者民类治世。”语法:闾阎安堵作宾语;指安居乐业。示例:游衰世之国者,行于其野,闾阎安堵,击壤以嬉,如是者民类治世。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
- 11 安家立业
- 安置家庭;创立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出处: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代序)》:“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语法:安家立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多指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示例:你们父子帮助我安家立业,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染斌《红旗谱》第一卷)
- 12 千古兴亡
- 千年的兴盛衰亡出处: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语法:千古兴亡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反侧获安
- 反侧: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心神不安。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出处:唐·陆贽《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昨者改元施令,悔往布新,将反侧获安,则干戈日弭。”语法:反侧获安作谓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 14 四战之国
- 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出处:《商君书 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史记 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语法:四战之国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西汉·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