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口径简介
统一口径的意思
解释:
比喻大家对待问题采取一致的态度
出处:
莫应丰《将军吟》第41章:“联合宣传队里头有的工人和战士似乎有话不敢说,都是统一的口径。”
语法:
统一口径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一致。
示例: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统一口径
成语造句
- 1.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变成了“一切统一口径”。二、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
- 2.没有事实,统一口径就是事实。
- 3.事实上,他们有很多孩子,他们有三个或四个,并且他们都统一口径的说,我们不应该有这么多的孩子。她指出。
- 4.这与中国官方的统一口径新闻播放系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不同的电视台所表达的政治观点几乎没有变化。
- 5.孩子的母亲接过话茬儿,以前是放群羊,现在是一对一,或者一对二、一对三,目标小,而且事先统一口径,一旦被抓,就说是义务辅导,教育局也没办法。
- 6.不同个体碰到的问题大相径庭,由于程度的不同,很难对这些问题提供统一口径的标准答案。
英语翻译
- 英语:
seek unity of talking
统一口径相关词语
- 1 一酬一酢
- 酬:向客人敬酒;酢:客人用酒回敬主人。指双方一来一往互相敬酒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说着便用那合欢杯,斟了满满一钟,他夫妻果然一酬一酢的饮干。”语法:一酬一酢作定语、状语;用于交往等。
- 2 片言一字
- 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出处:唐 李邕《兖州曲阜县孔子庙碑》:“片言一字,劝善惩恶,诱进后人,启明先觉。”语法:片言一字作主语、宾语;用于讲话、写信等。
- 3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语法:千锤打锣,一锤定音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总结等。示例:林斤澜《山水之“寓”》:“不瞒俗话说: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4 一水之隔
- 受一条河水的阻隔。比喻双方因受水路交通不便而很少会面。出处:《古诗十九首》其一:“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宋·苏轼《与佛印禅师》:“山中苦寒,法体清康。一水之隔,无缘躬诣道场,少闻謦欬。”
- 5 一触即发
-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出处: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语法:一触即发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十分紧张。示例:共产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就为罅内战。现在蒋介石拒绝了这个主张,致使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毛泽东《评蒋介石发言人的谈话》)
- 6 一暴十寒
- 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语法:一暴十寒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珠妓情殉》:“而一暴十寒,终归无益。”
- 7 开口见胆
- 见“开口见心”。出处:宋·宗绍《无门关·赵州洗钵》:“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语法:开口见胆作谓语、定语;指人说话直爽。
- 8 一而二,二而三
- 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便可解释这段悲伤。”语法:一而二,二而三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贻人口实
- 贻:给;口实:话柄;即可让人利用的口实。指做事说话不小心;给人留下话柄。出处:清 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安得有此巨款?如此事果成,必贻人口实。”语法:贻人口实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尽管有理,但切不可感情用事,做出过火的事情来,那样反倒会贻人口实。
- 10 一掷干坤
- 谓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语本唐韩愈《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 11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出处:唐 李白《蜀道难》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语法: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示例: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 李白《蜀道难》诗)
- 12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 形容独一无二或唯一的出处:《南齐书·张融传》:“太祖索奇爱融,为太尉时,时与融款接。见融常笑曰:‘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语法: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作谓语、定语;指唯一的。
- 13 一网尽扫
- 犹一网打尽。
- 14 一麾出守
- 麾:挥斥、排挤。原指阮咸受排挤,而出为始平太守。后指京官出任地方官。出处:南朝 宋 颜延之《五君咏 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语法:一麾出守紧缩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清 钱谦益《河南按察司副使岳骏声授中宪大夫制》:“五载司刑,一麾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