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口喋喋简介
利口喋喋的意思
解释:
喋喋:形容说话多。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出处:
《史记·张释之列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利口喋喋相关词语
- 1 信口开呵
- 见“信口开合”。出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你待要着死撞活,将功折过,你休那里信口开呵。”语法:信口开呵作谓语、宾语、状语;指随口乱说。
- 2 信口开合
-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语法:信口开合兼语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示例:他说得高兴,就信口开合起来。
- 3 出口入耳
- 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语法:出口入耳联合式;作定语;指不为外人知道的言论。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玄传》:“子忠于我,我不能用,是吾罪也,子何为当然!且出口入耳之言,谁今知之!”
- 4 爱人利物
- 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语法:爱人利物作谓语、宾语;指爱护人民。示例:而终归于禁暴戢乱、爱人利物而不可掩者,其本领宏大开阔故也。(宋 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一(答朱熹)》)
- 5 营私罔利
- 谓谋求私利。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大臣既以身许国,则但当计国民之利害,不当计一身之利害,营私罔利,固不可也。”语法:营私罔利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6 糖舌蜜口
- 甜言蜜语,说讨人喜欢的动听的话。出处:《群英类选·〈海神记·王诉神〉》:“起初时为闲游,到后来被啜哄,糖舌蜜口随他弄。”语法:糖舌蜜口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
- 7 攘权夺利
- 犹言争权夺利。出处: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语法:攘权夺利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出处: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三回:“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看他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迟呢?”语法: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9 贪名逐利
- 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亦作“贪名图利”。出处:明·高明《琵琶记·旌表》:“老夫当初也只道你贪名逐利,撇了父母妻室,不肯还家。”语法:贪名逐利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 10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出处: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功。”语法:急功近利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急于求成。示例:搞学术研究需要刻苦钻研,长期努力,急功近利是不行的。
- 11 口耳之学
-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出处:荀况《荀子 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语法:口耳之学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指道听途说的肤浅之学。示例:宋·陆游《跋柳书苏夫人墓志》:“今诸家徒欲以口耳之学揣摩得之,可乎?”
- 12 修旧利废
- 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废《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语法:修旧利废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厉行节约。示例:我们修旧利废,充分利用资源
- 13 一世之利
- 天下的利益。
- 14 目睁口呆
- 亦作“目瞪口呆”。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罔知所措。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语法:目睁口呆作谓语、状语;指吃惊。示例:众人看了,惊得目睁口呆,伸了舌头,收不进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