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谋杜断简介
房谋杜断的意思
解释:
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出处:
《旧唐书 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语法:
房谋杜断联合式;作补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
示例:
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元雅琥《上执政四十韵》
房谋杜断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天作之合
成语造句
- 1.就是那个与老爷并称‘房谋杜断’的房大人啊,前几天他还曾到过府里,少爷怎么会不记得了呢?
- 2.如果没有房谋杜断,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
- 3.尤其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杨侑心头巨震,最后一页就一个名字,同时也是杨侑在历史书上耳熟能详的名字——杜如晦,历史上房谋杜断,开创贞观之治。
- 4.原来是房谋杜断的房大人,久仰久仰。
- 5.房玄龄和杜如晦被称为房谋杜断,都是贞观时期李世民的重要助手。
- 6.李世民时有,说的是房玄龄出谋,杜如晦决断。
成语故事
- 唐朝初年,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为之服务,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一次他与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龄感慨地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等到杜如晦来到时,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龄的计谋做出决断。他们两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称房谋杜断
房谋杜断相关词语
- 1 先断后闻
- 谓先处理后奏闻。出处:《北史·宇文护传》:“护第屯兵禁卫,盛于宫阙,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语法:先断后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2 同心断金
-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后以“同心断金”形容心齐力量大。出处:《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语法:同心断金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张凤翼《灌园记·法章闻变》:“感吾师同心断金,愧吾身有戈难枕。”
- 3 烟断火絶
- 指人烟灭绝出处:《文选·江淹〈恨赋〉》:“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李善注:“烟断火绝,喻人之死也语法:烟断火絶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断圭碎璧
- 亦作“断珪缺璧”。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出处: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仪礼》:“虽寂寥片言,断圭碎璧,犹可宝也。”语法:断圭碎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5 断羽绝鳞
- 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套书》:“因科举离乡半春,从别后断羽绝鳞。今日天教遇你们,趁良使附归音信。”语法:断羽绝鳞作谓语、定语;指断绝音信等。
- 6 蓄谋已久
- 为了某件事情谋划很久,处心积虑的意思。示例:他这样做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
- 7 杜口吞声
-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宦者传 黄节》:“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语法:杜口吞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害怕。
- 8 朝不谋夕
-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这么一把年纪,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闹出个朝不谋夕的景况来;不饿死就好了,还望翻身么!”语法:朝不谋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示例:这位老人病势垂危,已经气息奄奄,朝不谋夕。
- 9 杜渐除微
- 同“杜渐防萌”。出处:《宋书·彭城王义康传》:“杜渐除微,古今所务,况祸机骤发,庸可忽乎。”语法:杜渐除微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10 独行独断
- 同“独断独行”。出处: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语法:独行独断作宾语、定语、谓语;形容作风不民主。示例:只可异她母亲死早了,没有人管教她,任她一个人独行独断,将来不晓得会弄成什么样子。巴金《家》二五
- 11 隔皮断货
- 谓隔着封皮,判断货物的好坏。比喻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出处:《歧路灯》第八回:“不是为他中了举,便说深远。只是那光景儿,我就估出来六七分。兄弟隔皮断货,是最有眼色的。”语法:隔皮断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2 计合谋从
- 谓计谋合乎君上之意而被采纳。出处:汉·蔡邕《释诲》:“计合谋从,己之图也;勋绩不立,予之辜也。”语法:计合谋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断织之诫
-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出处: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语法:断织之诫作宾语;用于劝诫人。
- 14 杜口结舌
- 犹言杜口吞声。出处: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语法:杜口结舌作谓语、宾语;指无言以对。示例: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至使杜口结舌。《晋书·傅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