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失实简介
言多失实的意思
解释:
所说的话多数不符合事实
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下卷:“宋齐丘不欲唐主割地,谓李德明轻佻,言多失实。”
语法:
言多失实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言多失实相关词语
- 1 向声背实
- 向往虚名而不求实际;注重传闻而背离事实。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亲,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语法:向声背实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此并向声背实,舍真从伪。唐·刘知己《史通·杂说中》
- 2 一言以蔽之
- 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语法:一言以蔽之主谓式;作谓语;指用一句话来概括。示例: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口不乱问,心不乱想,一言以蔽之,女人就得像个女人的样子。”
- 3 实痴实昏
- 指真正痴呆和昏庸的人。
- 4 失之东隅
- 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语法:失之东隅偏正式;作分句;常与收之桑榆连用。示例:但是失之东隅,还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补牢,还未为晚。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
- 5 名过其实
- 名声超过实际才能。出处: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语法:名过其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宋·刘炎《迩言》:“曰:汉祖实副其名,唐宗名过其实。”
- 6 析言破律
- 指巧说诡辨,曲解律令。出处:《礼记 王制》:“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语法:析言破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尚书奏:‘……今楷(襄楷)不陈损益,而务析言破律,违背经义,伪托神灵。’于是论楷司完寇。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
- 7 黑言诳语
- 犹言胡言乱语。出处:清·李塨《原道》:“异端乃曰道生天地,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道为天地前一物矣。天地尚未有,是物安在哉?且独成而非共由者矣,何以谓之道哉?谁生之哉?道家黑言诳语,大率类此。”语法:黑言诳语作谓语、宾语;用于说话等。
- 8 循名核实
- 犹言循名责实。出处:明·张居正《答浙江吴巡抚》:“明主在上,方翕受敷施,循名核实,以兴太平之治。”语法:循名核实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要名实相符。示例: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如是则平时无冗实之兵,临事获劲旅之用,循名核实,化弱为强,计无过于此矣。”
- 9 一言为定
-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语法:一言为定主谓式;作谓语、分句;指说话算数。示例: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 10 正色敢言
- 态度严肃,敢于直言。出处:《明史 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语法:正色敢言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1 寿陵失步
- 《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后以“寿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语法:寿陵失步作宾语、定语;同“邯郸学步”。示例:秦牧《艺海拾贝·“邯郸学步”》:“‘邯郸学步’或者‘寿陵失步’这句成语常常被许多人所引用。”
- 12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语法:花言巧语联合式;作主语、谓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我以为法律上的许多罪名,都是花言巧语,只有一语以包括之,曰:可恶罪。(鲁迅《而已集 可恶罪》)
- 13 言提其耳
- 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出处:《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其耳。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启觉。”语法:言提其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 14 俭存奢失
- 俭:节俭。存:留存。奢:奢侈。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奢侈的人必然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