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色敢言简介
正色敢言的意思
解释:
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出处:
《明史 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语法:
正色敢言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正色敢言相关词语
- 1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语法:花言巧语联合式;作主语、谓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我以为法律上的许多罪名,都是花言巧语,只有一语以包括之,曰:可恶罪。(鲁迅《而已集 可恶罪》)
- 2 腹饱万言
- 指学识渊博。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那秦观秀才字少游,他是扬州府高邮人,腹饱万言,眼空一世。”语法:腹饱万言作谓语、定语;指人学识广博。
- 3 人言凿凿
- 指人们议论确有其事。出处:《糊涂世界》
- 4 瞽言刍议
- 瞽:瞎眼;刍议:草野平民的言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出处:《南齐书·刘善明传》:“不识忌讳,谨陈愚管,瞽言刍议,伏待斧钺。”语法:瞽言刍议作宾语、定语;用于自谦。
- 5 寿终正寝
- 寿终:活到老死;正寝:旧式住房的正屋。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1回:“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语法:寿终正寝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邹韬奋《患难馀生记 流亡》:“邮递这条路是要断绝了,刊物也就不免寿终正寝了!”
- 6 粗言秽语
- 指粗鲁肮脏的话语。出处: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语论·和柔章》:“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粗言污语,触突尊贤。”
- 7 直言谠议
- 谠:正直。指正直的言论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每侍臣赐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谠议,尽得上达。”语法:直言谠议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正正堂堂
- 形容正大光明。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人家的话正正堂堂,料着一时驳不倒。”语法:正正堂堂作状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这就是‘裸体行动大写真’,虽然是正正堂堂的‘人体美与健康美的表现’,然而又是‘小童挡驾’的,他们不配看这些‘美’。鲁迅《花边文学·“小童挡驾”》
- 9 贤良方正
-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语法:贤良方正作宾语、定语;指有才有德的人。示例: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贤良方正”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 10 讷于言,敏于行
- 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语法:讷于言,敏于行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北齐书·文苑传·李广》:“广少与赵郡李謇齐名,为邢、魏之亚,而讷于言,敏于行。”
- 11 至言去言
- 至言:至理明言。至理明言,不以平常的语言表达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则浅矣。”语法:至言去言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忠言谠论
- 谠:正直。出言忠诚,立论正直出处:宋·宋孝宗《经进东坡文集序》:“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语法:忠言谠论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元史·赵与票传》:“朝廷立法多所咨访,与票忠言谠论,无所顾惜。进直学士,特侍讲。”
- 13 一言为定
-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语法:一言为定主谓式;作谓语、分句;指说话算数。示例: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 14 黑言诳语
- 犹言胡言乱语。出处:清·李塨《原道》:“异端乃曰道生天地,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道为天地前一物矣。天地尚未有,是物安在哉?且独成而非共由者矣,何以谓之道哉?谁生之哉?道家黑言诳语,大率类此。”语法:黑言诳语作谓语、宾语;用于说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