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以藏往简介
知以藏往的意思
解释:
知:通“智”,机智。机智则善于积累往日的经验,以为来日的借鉴
出处:
《周易·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语法:
知以藏往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知以藏往相关词语
- 1 未知万一
- 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出处:宋·洪迈《夷坚乙志·张锐医》:“世之庸医,学方书未知万一,自以为足,吁!可惧哉。”语法:未知万一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文化。
- 2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出处:《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语法: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作分句;指喜忧参半。示例:毛泽东《致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议会》:“他们在这一形势面前,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3 藏贼引盗
- 藏:隐藏;引:勾引。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其中夜静人稀,趁便藏贼引盗,什么事情做不出来。”语法:藏贼引盗作谓语、定语;指包庇。
- 4 尽人皆知
- 尽:全部。所有的人都知道。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语法:尽人皆知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同家喻户晓。示例: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 5 以古为镜
- 见“以古为鉴”。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语法:以古为镜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焉知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语法: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常言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好自为之吧
- 7 漫藏诲盗
- 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出处:《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8 以人择官
- 根据人的才能选授适当的官职。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以此推之,知国家以人择官,不为官择人也。”
- 9 知足常足
- 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快乐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语法:知足常足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无以塞责
- 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出处:《汉书 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语法:无以塞责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史记 酷吏列传》
- 11 笑里藏刀计
-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 12 以蛋碰石
-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出处:郑振铎《桂公塘》:“没有什么,该镇定些,他们决不敢拿我怎么样的,此刻万事且须容忍,以蛋碰石,必然无幸!”语法:以蛋碰石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取灭亡。
- 13 以半击倍
- 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形容取胜之易。出处:《管子·制分》:“人事荒乱,以十破百;器备不行,以半击倍。”尹知章注:“敌国器备,不可施行;故此虽半,可以击彼之倍。”语法:以半击倍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或处事等。示例:诸侯未会,君臣未和,沟垒未成,禁令未施,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殆。《吴子·料敌》
- 14 以一驭万
- 驭:驾驭。指抓住根本,可以控制全体出处: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君主能够兼用法、术、势,就可以一驭万,以静制动,无为而治。”语法:以一驭万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大家在问
藏 字的笔顺写法
藏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藏 ”字共有17画,笔顺写法是:横 竖 竖 横 撇 竖折/竖弯 横 撇 横 竖 横折 横 竖 竖折/竖弯 斜钩 撇 点
2、藏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