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要道简介
至德要道的意思
解释:
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出处:
《孝经·开宗明义》:“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语法:
至德要道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章炳麟《检论·商鞅》:“昔者,蜀相行鞅术,至德要道弗踣焉。”
成语造句
- 1.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 2.‘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 3.“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
- 4.认为,孝顺父母,尊重兄长,是为人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至德要道,是百行之本,万善之先。
- 5.国学大师季羡林亲笔题词“天道酬勤”、“至德要道”,以表彰他们在高考中取得的好成绩,并寄语希望他们今后努力学习最精要的道理。
- 6.季羡林先生亲笔题词的两块牌匾“天道酬勤”和“至德要道”。
至德要道相关词语
- 1 道不相谋
- 谓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语法:道不相谋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示例:孙为台臣时,与徐华亭莫逆,疏诋新郑最丑,二公道不相谋,相去亦三十余年。明·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二·新郑富平身后》
- 2 师道尊严
-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语法:师道尊严作宾语、定语;指尊师重教。示例:钱钟书《围城》:“师生恋爱是有伤师道尊严的,万万要不提。”
- 3 作舍道边
-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出处:《诗经小雅 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语法:作舍道边偏正式;作定语;含贬义,比喻众谋难成。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 4 德在形先
- [德在形先]指品性德行对人命运的影响重于形相。
- 5 讽多要寡
- 讽谕之言多,切要之言少。出处:唐·裴延翰《〈樊川文集〉序》:“然骚人之辞,怨刺愤怼,虽援及君臣教化,而不能拈洽持论;相如、子云,瑰丽诡变,讽多要寡,漫羡无归,不见治乱。”语法:讽多要寡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或说话等。
- 6 羊肠鸟道
- 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出处: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语法:羊肠鸟道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山路等。示例:千崖万壑供野宿,羊肠鸟道笑津迷。(陈毅《乐安宜黄道中闻捷》)
- 7 大行其道
- 新潮事物流行成为一种风尚示例:布朗说,自由放任政策大行其道的日子已经过去。
- 8 大中至正
- 极为公正,不偏不倚。出处: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城,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语法:大中至正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处世等。
- 9 家至户察
- 到每家每户去察看。出处:宋·曾巩《洪范传》:“夫天下至广,不可以家至户察,而能用其聪明于大且远者,盖得其要也。”语法:家至户察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10 积德裕后
- 指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出处:清 朱仕琇《又答李磻玉书》:“姊丈以一身榰柱百世之重,今继嗣未立,诚可忧也。况姻母太夫人年亦高矣,尤不能不以此为念也。积德裕后,古岂吾欺,今犹未验,何也!”语法:积德裕后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 11 饥寒交至
- 同“饥寒交迫”。出处:晋·陶潜《劝农》诗:“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语法:饥寒交至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生活极端贫困。示例:他过着饥寒交至的穷困生活
- 12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 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出处:汉·刘向《说苑·权谋》:“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也。”语法:福不重至,祸必重来作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13 进德修业
- 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出处:《周易 乾》:“君子进德修业。”语法:进德修业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勉励进步。示例:所谓有‘价值’,是必须使人看了在‘进德修业’上得到多少的‘灵感’。邹韬奋《经历》
- 14 简要清通
- 指处事简练扼要,明白通达。出处: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语法:简要清通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处事。示例:许身何必定夔皋,简要清通已足豪。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