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米而炊简介
数米而炊的意思
解释:
炊:烧火做饭。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庚桑楚》:“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语法:
数米而炊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示例:
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
数米而炊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数米量柴
成语造句
- 1.因其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数米而炊。
- 2.自古“民以食为天”,倘若厨房家徒四壁,箪瓢屡空,数米而炊,并日而食,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还有什么资格奢谈“物质文明”。
- 3.旧社会这里灾害频繁,老百姓过着数米而炊,朝不保夕的日子。
- 4.爱财如命分金掰两斤斤计较数米而炊数米量柴眼皮子薄。
- 5.指手画脚、绵里藏针、平易近人、身无长物、数米而炊、晨钟暮鼓等,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 6.老臣居江宁十二年,守薄田为生,试想除去读书老臣曾懂得侍奉庄稼,初至时,丰年歉收薄年绝粮,数米而炊杂以野菜,方聊以免死!
成语故事
- 唐朝时期,著名诗人韦庄出身贫寒,成名后还保持俭朴的生活。经常数着米粒来做饭,用秤称好柴禾来烧火,经常被人耻笑,这样的节俭已经到了可鄙的地步
英语翻译
- 英语:
count the grains of rice before cooking them <extreme poverty>
数米而炊相关词语
- 1 尽心而已
- 原指直到竭尽心力才罢休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 2 及锋而试
- 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语法:及锋而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示例:此后自当避免些无须必践的荆棘,养精蓄锐,以待及锋而试。(鲁迅《两地书 五》)
- 3 反其意而用之
- 文艺创作等有创新或突破前人束缚出处:宋·严有翼《艺苑雌黄》
- 4 信而有证
- 真实而有根据。出处:汉·许慎《序》:“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语法:信而有证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 5 垂手而得
- 形容得来毫不费力气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那个资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语法:垂手而得作谓语、定语;形容来得轻松。示例:如果说过去日寇差不多不费一点气力垂手而得东四省,现在就非经过血战不能占领中国的土地了。(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 6 三命而俯
- 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出处:《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语法:三命而俯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 7 薪桂米珠
- 薪:柴草。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指物价昂贵,人民生活很困难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语法:薪桂米珠作谓语、定语;指物价昂贵。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都中薪桂米珠,勿忧资斧。舍后有窖镪,可以发用。”
- 8 炊粱跨卫
- 用高粱做饭,骑驴子代步。形容简朴的生活。卫,驴的别名。出处:清·钮琇《觚剩·蒋山佣》:“[顾炎武]常言:‘生平最憎者舟舆,而炊粱跨卫,乃此身安处也。’”语法:炊粱跨卫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 9 久而久之
-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语法:久而久之联合式;作状语;作时间用语。示例:王红每天早晨坚持锻炼,久而久之,她的身体变得更结实了。
- 10 振旅而归
- 振旅:整军,休整部队;归:返回。军队作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而返回。指部队作战胜利归来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语法:振旅而归作谓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晋书·苻生载记》:“尽俘其众,黄眉等振旅而归。”
- 11 备而不用
- 备:准备。准备好而暂时不用;以应急需。出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虽说备而不用,到得那时候,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开上几排枪,那人可就死了不少。”语法:备而不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告诫人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示例:在丰收的年头,我们也要储备一些抗灾粮,备而不用,增强我们的抗灾能力。
- 12 三过其门而不入
-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出处:《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语法:三过其门而不入作谓语、定语;指大公无私。示例:老舍《大发议论》:“你真要在家历新年之际,三过其门而不入,留神尊夫人罚你跪下顶灯三小时。”
- 13 一日而白
- 形容一下子名声大震出处:《荀子·王霸》
- 14 相继而至
- 接连不断地到来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王平传》:“涪诸军及大将军费袆自成都相继而至。”语法:相继而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