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旅而归简介
振旅而归的意思
解释:
振旅:整军,休整部队;归:返回。军队作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而返回。指部队作战胜利归来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
语法:
振旅而归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晋书·苻生载记》:“尽俘其众,黄眉等振旅而归。”
振旅而归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凯旋而归
振旅而归相关词语
- 1 备而不用
- 备:准备。准备好而暂时不用;以应急需。出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虽说备而不用,到得那时候,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开上几排枪,那人可就死了不少。”语法:备而不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告诫人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示例:在丰收的年头,我们也要储备一些抗灾粮,备而不用,增强我们的抗灾能力。
- 2 振兵泽旅
- 见“振兵释旅”。出处:《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古‘释’字作‘泽’。”语法:振兵泽旅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三过其门而不入
-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出处:《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语法:三过其门而不入作谓语、定语;指大公无私。示例:老舍《大发议论》:“你真要在家历新年之际,三过其门而不入,留神尊夫人罚你跪下顶灯三小时。”
- 4 系而不食
- 系:结。光挂着却不吃。指中看不中吃的东西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吾岂綔瓜也哉!鄢能系而不食。”语法:系而不食作谓语、定语;指中看不中吃的东西。
- 5 一发而不可收
- 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 6 合而为一
- 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个。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之。”语法:合而为一紧缩式;作谓语;指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个。示例:学者能集众长合而为一,若易牙以五味调和,则为全味矣。(明 谢榛《四溟诗话》第三卷)
- 7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语法:取而代之连动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示例:清帝方今玩于彼股掌之上,及其时则取而代之耳。(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六回)
- 8 不言而谕
- 言:解释,说明。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显出处:宋 苏轼《却鼠刀铭》:“呜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谕,是亦何劳。”语法:不言而谕作谓语、定语;指事理非常明显。示例:“不言而谕”与“不言而喻”意义相同
- 9 随踵而至
-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语法:随踵而至作谓语;形容人来得多。
- 10 相辅而成
- 辅:帮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有你的勇猛进取,就不能无我的审慎周详,这就叫作相辅而成。”语法:相辅而成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事物相互依存。
- 11 适可而止
- 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不多食”宋 朱熹集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语法:适可而止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从来没有暴风雨能够持久的。果然持久了,我们也吃不消,所以我们要它适可而止。(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 12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 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住下高堂清舍,烧香吃茶。”语法: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劳而获。示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7回:“我承天家恩遇,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 13 久而久之
-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语法:久而久之联合式;作状语;作时间用语。示例:王红每天早晨坚持锻炼,久而久之,她的身体变得更结实了。
- 14 龙归大海
- 比喻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