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时趋俗简介
阿时趋俗的意思
解释: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出处:
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语法:
阿时趋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迎合世俗和时尚。
示例:
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
阿时趋俗相关词语
- 1 迁延过时
- 迁延:拖延。拖延错过时机出处: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营治》:“迁延过时,秋苗亦误锄治。”语法:迁延过时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等。
- 2 风移俗易
-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因势合变,遇时之容,风移俗易,乖迕而不可通者,非君子之法也。”语法:风移俗易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风俗等。示例:元·高明《琵琶记·旌表》:“使四海亿兆,皆能仪刑斯人,取法将来,风移俗易,教美化行,唐、虞、三代,诚可追配。”
- 3 不失时机
- 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出处: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语法:不失时机作谓语、宾语;指抓住机会。示例: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
- 4 时不可逢
- 逢:遭遇,遇见。大好时机平日不易遇到出处:《魏书·薛安都传》:“机事难遇,时不可逢。”语法:时不可逢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5 时运不齐
- 命运不好。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语法:时运不齐作谓语、定语;指运气不好。示例: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此际青衫湿更多,时运不齐奈若何。”
- 6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出处:明 孙仁儒《东郭记 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语法:雅俗共赏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示例: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回)
- 7 阿家阿翁
- 阿:助词,用在称呼的前头;家:通“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公公婆婆出处:唐 赵璘《因话录》第一卷:“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语法:阿家阿翁作主语、宾语;指公公婆婆。示例:俗话说:“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作为父母就是难得糊涂
- 8 时异势殊
- 谓时代、情势等都已起了变化。出处:明·张居正《答朱谨吾辞建亭》:“时异势殊,陵谷迁变。”语法:时异势殊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出处:《旧五代史 晋书 安重荣传》:“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语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复句式;作分句;。示例:你们应该去,应该马上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杨宗镜《话剧演员的怀念》
- 10 刚直不阿
-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语法:刚直不阿作谓语、定语;指刚强正直,不逢迎。示例: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您是那样满怀激情地给我讲汉朝的范滂如何刚直不阿,挺身就险……”
- 11 阿谀顺旨
- 阿谀:曲意逢迎;顺旨:顺从君主意图。曲意逢迎,顺从君主的意图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艳。”语法:阿谀顺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示例:《隋书 郭衍传》:“衍能揣上意,阿谀顺旨,帝每谓人曰:‘唯有郭衍心与朕同。’”
- 12 泰阿倒持
-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出处: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语法:泰阿倒持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使自己被动。
- 13 太阿之柄
- 太阿:宝剑名;柄:器物的把儿。比喻权柄、权力出处:清·觉佛《女英雄》:“昏君无北伐之心,奸相操太阿之柄。”语法:太阿之柄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 14 吉日良时
- 见“吉日良辰”。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宋江拣了吉日良时,焚一炉香,鸣鼓聚众,都到堂上。”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子牙对惧留孙曰:‘命土行孙乘今日吉日良时,与邓小姐成亲,何如?’”语法:吉日良时作宾语;指好日子。示例:不到三天,彩云就择定了吉日良时,搬进燕庆里。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