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蛇尾简介
龙头蛇尾的意思
解释: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如在欧公文集序,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恁地好了,到结束处,却只如此,盖不止龙头蛇尾矣。”
语法:
龙头蛇尾作宾语、定语;同“虎头蛇尾”。
示例:
闹了七八年,才龙头蛇尾地告了终结。郭沫若《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家常》
龙头蛇尾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虎头蛇尾
成语造句
- 1.办任何一件事都要善始善终,切不可龙头蛇尾,有始无终。
- 2.凝霜的坐骑比较出众,是一只浑身五颜六色,龙头蛇尾的大鸟,略带几分龙才有的霸道之气。
- 3.做事可不能龙头蛇尾,有始无终。
- 4.因为此时地上正慢吞吞爬着一只龟,龙头蛇尾乌龟壳。
- 5.在一场龙头蛇尾的闹剧结束后,白羽他们都被导师训斥一番,在首府中,打架是极严重的行为,虽然不包括小打小闹,所以白羽他们也只是被骂了,没记录。
- 6.黑气一边冲一边重新凝固组合,一眨眼的功夫,蛇尾变成蛇头,龙头变成龙尾,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丐一镇都不知道龙头蛇尾是掉头还是重新扩散而成。
英语翻译
- 英语:
fine start and poor finish
龙头蛇尾相关词语
- 1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檗运禅师法嗣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语法:当头棒喝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多用于书面语。示例:我们应该当头棒喝那些不法分子,立即停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 2 出风头
- 出:显露。表现自己,自鸣得意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出处:鲁迅《坟·论睁了眼看》:“近来有人以为新诗人的做诗发表,是在出风头。”语法:出风头作宾语、定语;指表现自己。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45章:“常务副县长马国雄又只爱搞些花花哨哨的出风头事,也给他撑不上劲。”
- 3 龙凤呈祥
- 指吉庆之事。出处:汉 孔鲋《孔丛子 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语法:龙凤呈祥主谓式;作宾语、补语;指吉庆之事。示例:陆文夫《吃喝之道》:“红黄蓝白色彩斑斓,龙凤呈祥形态各异。”
- 4 神龙马壮
- 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出处:欧阳山《苦斗》:“那时候,一个个青年人都是神龙马壮,气吞牛斗。”语法:神龙马壮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亢龙有悔
- 指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有败亡之悔出处:《周易 乾》:“上九,亢龙有悔。”语法:亢龙有悔作宾语、定语;指不知激流勇退。示例:进则亢龙有悔,退则蒺藜生庭,冀此求安,未知其福。《晋书·王豹传》
- 6 竿头日上
- 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出处:《秉烛谈》:“招贤大师赠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语法:竿头日上作谓语、宾语;指学业等。
- 7 白头相守
-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头相守,谁知奴今日死去也。”语法:白头相守作谓语;用于夫妻。示例:我与李固白头相守,便是我平生愿足。(明 无名氏《闹铜台》第一折)
- 8 含着骨头露着肉
- 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语法:含着骨头露着肉作定语、宾语;用于说话等。示例: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八回)
- 9 万事开头难
- 做什么事都是开始的时候比较难
- 10 涸泽之蛇
- 老实人受欺负,奸诈的人玩弄手段得到好处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上》:“子独不闻涸泽之蛇首?泽涸,蛇将徙。”语法:涸泽之蛇作宾语;用于人情世故。
- 11 杖头木偶
- 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比喻受人操纵的人语法:杖头木偶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他只不过是杖头木偶,得抓住幕后黑手才成
- 12 竿头直上
- 比喻进步很快。
- 13 来龙去脉
- 来龙:龙头之所在。过去看风水的人把山脉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的连贯着;可以看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比喻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出处:明 吾丘瑞《运壁记 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语法:来龙去脉联合式;作主语、宾语;用于事件描述。示例:焦裕录严肃地说:“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打垮它、制服它。”(峻青《焦裕录的光辉》)
- 14 水调歌头
- 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有《元会曲》、《凯歌》、出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