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若悬河简介
言若悬河的意思
解释:
见“言类悬河”。
出处:
《北史·裴蕴传》:“蕴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时人不能致诘。”参见“口若悬河”。
语法:
言若悬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言若悬河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言类悬河
言若悬河相关词语
- 1 直言无隐
- 直言无讳。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臣不忍坐视君国之危亡,故敢直言无隐。”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年兄宜直言无隐,某亦有肺腑相通。”语法:直言无隐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旋用御史徐启文奏,今中外臣工于时事阙失,直言无隐。柯劭忞《清史稿·后妃传·文宗孝贞显皇后》
- 2 凛若冰霜
- 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出处:宋 曾巩《酬柳国博》诗:“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语法:凛若冰霜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示例:靳以《群鸦》:“李太太虽然是露着笑容,对方仍然是凛若冰霜的样子。”
- 3 悬鞀建铎
- 指听取臣民意见。出处:语出《淮南子 氾论训》:“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鞀,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鞀。”语法:悬鞀建铎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冯桂芬《校岎庐抗议》自序:“民隐不上达,而始知圣人悬鞀建铎,庶人传语之法善也。”
- 4 上德若谷
- 出自老子《道德经》,形容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怀如同山谷一样深广,可以容纳一切。
- 5 言之成理
- 之:代词;指所说的事。讲话讲得合乎道理。也作“言之有理”。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语法:言之成理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叶圣陶《文心》:“说不定会全不相同,可是也言之成理呢。”
- 6 流言流说
- 流流传,引申为没有根据的意见。 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拔的话。出处:《荀子·致士》:“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 7 不以人废言
-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语法:不以人废言作谓语;指客观看待问题。示例:清·黄子云《野鸿诗的·90》:“观者不以人废言可也。”
- 8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出处:《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语法:进道若退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虽老氏曲全,进道若退,然行亦以需。《后汉书·张衡传》
- 9 其言也善
- 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10 逆耳之言
- 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语法:逆耳之言作宾语;指不顺耳的话。示例:你不要讨厌我的逆耳之言
- 11 相去悬殊
- 比喻相差很远示例:张家没落后的生活与昔日豪华享受真是相去悬殊。
- 12 夷然自若
- 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出处:《魏书 卢义僖传》:“内外惶怖,义僖夷然自若。”语法:夷然自若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家人进粥曰:“清官亦知有今日耶?”公夷然自若也。清严有禧《漱华随笔·鱼盛二公》
- 13 果如其言
- 果:果真,诚然。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果然像所说的那样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果如其言,吕后德之,而逼令强食之,故令其道不成耳。”语法:果如其言作谓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14 悬壶于市
- 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语法:悬壶于市作谓语;指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