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不视涂简介
司空不视涂的意思
解释:
指放弃本职工作,玩忽职守。
出处:
《国语·周语中》:“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蓺,膳宰不致饩,司里泽不授馆。”
司空不视涂相关词语
- 1 不知贵贱
- 指不知事物的轻重与价值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4回:“你若说你和我一样,你就是不知贵贱的人了。”语法:不知贵贱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处事。示例:他是一个不知贵贱的家伙
- 2 三句话不离本行
- 行:行当,职业。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册送给人看。”语法:三句话不离本行作谓语、宾语,分句;指谈论职业内的事。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23回:“看看你,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不行,也得罚酒。”
- 3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豫:通“预”,事先准备。指做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语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作分句;指有准备就会成功。
- 4 百不失一
- 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语法:百不失一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指有十足的把握。示例:他把算子一动,便晓得这人姓名,穷通寿夭,百不失一。(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 5 视有若无
- 视:看待。把有这回事看得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形容不当一回事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8回:“宝之这戏子见怪贤闲事,视有若无。”语法:视有若无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遇人不淑
- 淑:善,美。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出处:《诗经 王风 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语法:遇人不淑紧缩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王朔《过把瘾就死》:“也算是遇人不淑吧。”
- 7 来者不拒
- 对于来的人或送来的物品一概不拒绝。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语法:来者不拒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弟子就学者不知多少,先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
- 8 苦不聊生
- 聊生:赖以维持生活。形容备受痛苦,无法生存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严安传》:“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语法:苦不聊生作谓语、定语;用于十分艰难生存。
- 9 不赀之躯
- 赀:估量。 指不能以资财估价的身体。极言人之高贵。出处:《汉书·盖宽饶传》:“用不赀之躯,临不测之险。”
- 10 不通文墨
- 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与他相交时,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语法:不通文墨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素质等。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46回:“我是武夫,不通文墨,幕下亦无甚佳士。”
- 11 不择生冷
- 犹言不择手段。出处:沙汀《淘金记》九:“我们这场上的事情,你晓得的,有些人一点不择生冷!一天就想方设法,拖人下水。”语法:不择生冷作谓语、定语;同“不择手段”。
- 12 言不入耳
- 指说的话不中听。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八回:“却说铁公子怪水运言不入耳,遂出门带了小丹,一径走到长寿院,自立在寺前,却叫小丹进去,问和尚要行李。”
- 13 无大不大
- 谓极大。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这仇用不着你报,早有一位天大地大,无大不大的盖世英雄,替你报了仇去了。”语法:无大不大作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世界是一张无大不大的大网;‘我’只是一个极微的结子。”
- 14 祸不旋踵
- 旋踵:旋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祸害不久就将到来。出处:《北齐书 袁聿修传》:“若违忤要势,即恐祸不旋踵,虽以清白自守,犹不免请谒之累。”语法:祸不旋踵主谓式;作谓语;形容灾祸很快来临。示例:座内甚欣愧,然不测其来,仍虑事连宫禁,祸不旋踵。(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