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死善道简介
守死善道的意思
解释:
用生命保护道的完善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语法:
守死善道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旧唐书·褚逆良等传论》:“而韩、来诸公,可谓守死善道,求福不回者焉。”
成语造句
- 1.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 2.今上初立,颇存清静,未能逾年,稍复堕损,左右党进者,日有迁拜;守死善道者,滞涸穷路,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
- 3.班主任杜淼给欣欣写下的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 4.臣亮管司喉舌,恪虔夙夜,恭谨一心,守死善道。
- 5.而只有那些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守死善道,百折不挠的仁人志士。
- 6.此皆教人守死善道,处穷困而不为穷困所移也。
守死善道相关词语
- 1 保残守缺
- 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出处:《汉书 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语法:保残守缺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示例:两汉而下,维多保残守缺之人,六经所传,未有继往开来之哲。清·顾炎武《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
- 2 邪门歪道
- 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出处:《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语法:邪门歪道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1)在改革大潮中,靠搞不正之风邪门歪道等发财者也不乏其人。(2)我们党的政策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不能搞邪门歪道。
- 3 指名道姓
- 指出别人的名字和姓氏。出处:张天民《创业》:“华程继续指名道姓地批评,毫不容情。”语法:指名道姓联合式;作状语;含贬义,多指公开批评。示例: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你动不动就东拉西扯地胡缠些什么?(欧阳山《三家巷》一)
- 4 狐媚魇道
- 谓行为妖邪。出处:《红楼梦》第二十回:“你总不听我的话。倒叫这些人教的你歪心邪意、狐媚魇道的。”又第四四回:“我说那孩子倒不像那狐媚魇道的。”语法:狐媚魇道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 5 善罢干休
- 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罢休。好好地解决纠纷,不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可比他得人心儿,他就肯善罢干休了?”语法:善罢干休作谓语、宾语;多用于否定句。示例:你五尺五的汉子,就这样忍气吞声善罢干休吗?不!(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
- 6 以死继之
- 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不可动摇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语法:以死继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道不掇遗
- 同“道不拾遗”。出处:《新唐书·东夷传·高丽》:“降、败、杀人及剽动者斩,盗者十倍取偿,杀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语法:道不掇遗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好的社会风气。
- 8 安分守常
- 分:本分;守:保持;常:常规。规矩老实,安守本分,不惹是生非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你可好生用心学习,再如不安分守常,你可仔细。”语法:安分守常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为人规矩老实。
- 9 循循善诱
-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指。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语法:循循善诱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
- 10 一技之善
- 技:技能;善:擅长。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出处:清·朱彝尊《赠笔公钱叟序》:“洵夫一技之善有深入人心而不可没焉者已。”语法:一技之善作宾语、定语;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 11 置之死地
- 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出处:《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语法:置之死地作谓语、定语;指害人。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5回:“张说要把全虚置之死地。”
- 12 渺不足道
- 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出处:沙汀《老烟的故事》:“对于一个生活在空隙当中的人,却又是多么的渺不足道呵!”语法:渺不足道作谓语、宾语;指非常微小。示例:在这大时代里,生与死的意义固然都很重大,然而,对于一个生活在空隙当中的人,却又是多么的渺不足道呵!沙汀《老烟的故事》
- 13 善门难开
- 善门:为善之门。旧指一旦行善助人,许多人都会来求援,凡无法应付了。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这太原一府是被灾顶重的地方。大善士见机,善门难开。”语法:善门难开作宾语、定语;指好人难做。示例:张恨水《夜深沉》第34回:“姑娘,你这是善门难开。”
- 14 醉死梦生
- 见“醉生梦死”。出处:郭沫若《前茅·哀时古调》:“陈涉、吴广起田间,农民之中今在否?一笔,全勾,醉死梦生俦!”语法:醉死梦生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处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