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死继之简介
以死继之的意思
解释:
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不可动摇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语法:
以死继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以死继之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以死济之
以死继之相关词语
- 1 逸以待劳
- 犹以逸待劳。出处: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逸以待劳,久以待变,亡费而有备,可谓善矣。”语法:逸以待劳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作战、工作等方法。示例:况汉口有极大市街,依托掩护,逸以待劳,持久之力,明如指掌。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
- 2 濠梁之上
- 濠梁:濠水上的桥。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出处:《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语法:濠梁之上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3 一技之善
- 技:技能;善:擅长。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出处:清·朱彝尊《赠笔公钱叟序》:“洵夫一技之善有深入人心而不可没焉者已。”语法:一技之善作宾语、定语;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 4 置之弗论
- 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出处:鲁迅《无常》:“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语法:置之弗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关心。
- 5 不腆之酒
- 不腆:不丰厚。自谦之词,意思是不丰盛的酒席。出处:《仪礼·燕礼》:“寡君有不腆之酒。”
- 6 同中之异
- 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出处:《清史稿·凌廷堪传》:“乃区为八例,以明同中之异,异中之同。”
- 7 置之死地
- 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出处:《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语法:置之死地作谓语、定语;指害人。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5回:“张说要把全虚置之死地。”
- 8 独见之虑
- 虑:思考,谋划。 超出众人的独到的谋划。出处:《后汉书·北衍传》:“有独见之虑,见赘于人。”
- 9 逢君之恶
- 执迎合昏庸的执政者,引他去干坏事。出处:《孟子·告子下》:“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语法:逢君之恶作谓语;指迎合昏庸的执政者。示例:其时有个佞臣伯,逢君之恶,劝他穷奢极欲,诛戮忠臣。(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
- 10 狐虎之威
-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语法:狐虎之威作宾语;指狐假虎威。示例: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鲁迅《且介亭杂文 忆韦素园君》)
- 11 箕箒之使
- 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韩诗外传》卷九:“ 楚莊王 使使賫金百斤聘 北郭先生 ,先生曰:‘臣有箕箒之使,願入計之。’”
- 12 血气之勇
- 指凭一时感情冲动产生的勇气。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夫子过孟贲远矣。”宋 朱熹集注:“孟贲血气之勇。”语法:血气之勇作宾语;用于处事。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汝等不知兵法,只凭血气之勇,强欲出战,致有此败。”
- 13 疑贰之见
- 疑贰:疑惑,拿不定主意。 指犹豫拿不定主意。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 14 鸣鼓而攻之
-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语法:鸣鼓而攻之作谓语;指公开声讨。示例:陈立德《前驱》:“谁要敢反对共产同志,吾侪当鸣鼓而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