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比浮词简介
虚比浮词的意思
解释:
虚比:虚拟的比方;浮词:浮泛的话。空虚不实的言词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探春笑道:‘虽也看过,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真是有的。’”
语法:
虚比浮词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虚比浮词相关词语
- 1 就实论虚
- 就实际工作或具体事情来看政治、方向、路线、人的立场和人生观。
- 2 坐无虚席
- 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出处:《太平广记·龙三·释玄照》:“他常常愿意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于他人。在山中开讲之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坐无虚席。”语法:坐无虚席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人多。示例:从早到晚,长椅上都是坐无虚席。航鹰《开市大吉》
- 3 忝窃虚名
- 忝:谦词,愧;窃:窃据。空有虚名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日记》:“忝窃虚名,毫无实际,愧悔之至!”语法:忝窃虚名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自谦。
- 4 比屋而封
-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出处:《尚书大传》卷五:“周人可比屋而封。”汉 陆贾《新语 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语法:比屋而封作谓语、定语;形容民风纯美。示例:臣推此以广其义,舜弹五弦之琴,咏《南风》之诗,而天下自理,由尧人可比屋而封也。《晋书 段灼传》
- 5 才尽词穷
- 词:文词;穷:尽。才学用尽,言词枯竭。形容学识浅薄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众人不知其意,只当他受了半日折磨,精神耗散,才尽词穷了。”语法:才尽词穷作谓语、定语;用于学识。
- 6 浮云蔽日
- 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出处:《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盖之。”语法:浮云蔽日主谓式;作宾语、补语;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示例: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陈毅《赠同志》诗)
- 7 比比划划
- 指讲话时用手势示意出处: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二章:“贾正比比划划地一说,还真给赵庆田遮盖住了。”语法:比比划划作谓语、状语;用于说话时人的神态。示例:王朔《永失我爱》:“董延平比比划划对我讲述着下午传遍工地的一件新鲜事。”
- 8 虚论浮谈
- 虚饰的言论,浮夸的语言
- 9 词清讼简
- 词讼清简。谓狱讼稀少,政事清闲。出处:明·范受益《寻亲记·发配》:“词清讼简,陶情诗与酒。帘垂清昼,唐民得自由。”语法:词清讼简作宾语、定语;用于政治等。示例:莅任半年,治得那一府物阜民安,词清讼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 10 恫疑虚喝
- 虚张声势,恐吓威胁。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洞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语法:恫疑虚喝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虚张声势。示例:清·戴名世《序》:“于是恫疑虚喝而傲睨顾盼,以济其方术之穷。”
- 11 徒拥虚名
- 见“徒有虚名”。出处:高阳《慈禧全传》:“兵部徒拥虚名,拟正名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而海军部暂隶焉。”语法:徒拥虚名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名无实。示例:身为“财政部长”,徒拥虚名而已,只是过路财神
- 12 较短比长
- 见“较短量长”。出处:清·陈天华《猛回头》:“看近来,西洋人,到了极步,这是我,毫未曾,较短比长。”语法:较短比长作谓语、宾语;用于比较。
- 13 万口一词
- 比喻意见一致。同“万口一辞”。出处: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现在万口一词,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语法:万口一词作谓语、定语;比喻意见一致。示例: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现在万口一词,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 14 捣虚批吭
- 乘虚攻击敌人要害出处:明 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这一个田穰苴立兵书有智量,这一个下齐城捣虚批吭。”语法:捣虚批吭作谓语、定语;指攻击。示例:夫声东击西者,贼寇之奸态也;捣虚批吭者,兵家之长策也。《旧唐书·裴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