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洩不通简介
水洩不通的意思
解释:
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水洩不通相关词语
- 1 勺水一脔
- 一勺水,一块肉。喻量少。出处:清·冯桂芬《重建吴江松陵书院记》:“勺水一脔不足言,冀后之人增其式廓。”语法:勺水一脔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数量少。
- 2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 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出处:《逸周书 观周》:“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孔晁注:“此言防患在微也。”语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3 通风讨信
- 犹言通风报信。出处:明·沈鲸《双珠记·京邸叙亲》:“宫城中不比民家,虽皇后贵妃,难与父母往来,况宫女禁闭在内,谁能通风讨信。”语法:通风讨信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暗中传递消息。
- 4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语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秦牧《核心》:“英雄人物即使就在他眼前,他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 5 面不改容
- 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怯。”语法:面不改容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镇定自若。
- 6 亹亹不厌
- 亹亹:同“娓娓”。连续说话,不知疲倦。指讲话或文章十分精彩感人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论》:“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抚,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不厌。”语法:亹亹不厌作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等。
- 7 不得其门而入
- 比喻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
- 8 宿水飡风
- 同“宿水餐风”。
- 9 不得人心
- 所作所为违反人的意愿;得不到别人的拥护和支持。出处:《太平经》:“十伤三者,不得人心。”语法:不得人心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得不到拥护或不受欢迎。示例:只恨那婆子不得人心,劈手夺了他宝贝去。(清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
- 10 九鼎不足为重
-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出处:宋·傅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语法:九鼎不足为重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好色不淫
- 色:女色;淫:邪恶,过分。喜欢女色,但不过分。原是对《诗经·国风》内容的评价。后也用以指人喜好美色而不纵欲。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 12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出处:《宋书 江夏王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语法:不能自拔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不能解脱。示例:其既入世也,又复受此感染焉。虽有贤智,亦不能自拔。(清 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 13 善言不入耳
- 好话听不进耳朵里。出处:汉·桓谭《新论·贵言》:“非其耳之有塞,善言不入耳乎?”
- 14 不堪一击
- 不堪:经不起。经不起一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出处: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语法:不堪一击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力量薄弱不能抵挡。示例:这篇文章论点不严密,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