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分安命简介
守分安命的意思
解释:
守分:安守本分。 安守本分,遵于天命。比喻不作非分之想,一切听其自然。
出处:
明·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守分安命相关词语
- 1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语法:安身立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多用于处于困境之中。示例:那里是镇守边庭,用人之际,足可以安身立命。(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
- 2 爱钱如命
-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出处:明 谢谠《四喜记 大宋毕姻》:“既称月老,又号冰人,爱钱如命,说谎通神,自家高媒婆是也。”语法:爱钱如命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十分贪婪、吝啬。示例:1942年我在成都重见她的时候,她已经成了一个爱钱如命的可笑的胖女人。(巴金《谈》)
- 3 缘悭命蹇
- 缘:缘分。悭:吝俭,欠缺。蹇:不顺利。缘分浅薄,命运不好,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何时得见郎,恨缘悭命蹇。”语法:缘悭命蹇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语法:安安静静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口语。示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 君子之交》:“你的心上是不是长了草?能不能安安静静地做成一件事?”
- 5 损人安己
- 损人利己出处: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你那厮损人安己,惹下祸灾。”语法:损人安己作谓语、定语;指损人利己。示例:她损人安己,一点也不考虑后果
- 6 垂没之命
- 垂:快要,接近;没:终。 接近完结的生命。指人至晚年,快要死去。出处:《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荷栋梁之任,垂没之命,获九棘之位。”
- 7 分陕之重
- 陕: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召公主之。”语法:分陕之重作宾语;用于官场等。示例: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太尉颖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
- 8 安枕而卧
- 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语法:安枕而卧偏正式;作谓语;比喻无忧无虑。示例:孔子见疏,必弃鲁国而适他国,君可安枕而卧矣。(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
- 9 守经据古
- 守:遵守;经:经典;据:依据。遵守经典,依据古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贡禹传》:“守经据古,不阿当世。”语法:守经据古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唐·韩愈《顺宗实录》第三卷:“中枢舍人崔枢积学懿文,守经据古,夙夜讲习。”
- 10 白头相守
-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头相守,谁知奴今日死去也。”语法:白头相守作谓语;用于夫妻。示例:我与李固白头相守,便是我平生愿足。(明 无名氏《闹铜台》第一折)
- 11 小富即安
- 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或企业刚刚取得一些成绩就轻易满足、不思进取的思想。
- 12 安于磐石
- 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出处:战国 赵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语法:安于磐石作定语、状语;指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 13 身无分文
- 形容非常贫穷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语法:身无分文作谓语、定语;指穷光蛋。示例:他北上求职,却遭到扒手扒窃,身无分文,求告无门。
- 14 出榜安民
- 榜:官府告示。张贴告示,安抚百姓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收军进高唐州城内,先传下将令,休得伤害百姓。一面出榜安民,秋毫无犯。”语法:出榜安民作谓语、定语;用于政府行为。示例:金玉舟《赵匡胤》第40章:“一方面出榜安民,一方面派部下各将,分兵数路,出城打听周保权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