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篇巨着简介
鸿篇巨着的意思
解释:
见“鸿篇钜制”。
鸿篇巨着相关词语
- 1 到三不着两
- 谓说话做事不仔细、不踏实。
- 2 翩若惊鸿
- 翩:轻快;轻盈。轻快得像惊飞的鸿雁;形容姿态轻盈。出处: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语法:翩若惊鸿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女子的体态轻盈。示例:正在绳子忽低忽昂的走来走去,大有娇若游龙,翩若惊鸿之势。(清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 3 巨人长德
- 巨:大。形容德高望重的人出处: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迁太常卿,天下愈推为钜人长德。”语法:巨人长德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太史贵后,绘《机声灯影图》,遍求名辈诗笔表扬,同时巨人长德咸有题咏。”
- 4 老奸巨滑
- 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虽老奸巨滑,无能逃于其术者。”语法:老奸巨滑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这个老奸巨滑的家伙,用普通的办法是拿不下来的。(曲波《林海雪原》一三)
- 5 着述等身
- 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着书等身”、“著作等身”。
- 6 盈篇累牍
- 形容文辞冗长。出处:田北湖《论文章源流》:“盈篇累牍,而不知其谫陋,此其大蔽欤!”语法:盈篇累牍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飞鸿踏雪
- 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往事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亦作“雪泥鸿爪”、“飞鸿印雪”、“飞鸿雪爪”。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语法:飞鸿踏雪作宾语、定语;指往事留下的痕迹。示例:梁遇春《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大家都了然这种飞鸿踏雪泥式的恋爱。”
- 8 文章巨公
- 亦作“文章钜公”。文章大家。出处:唐·李贺《高轩过》:“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语法:文章巨公作宾语、定语;指人善于作文。示例:其他诗亦甚佳,如云:“含风广开闻棋响,度日长廊转柳阴。”颇似文章巨公所作,殊不类衲子。宋·许顗《彦周诗话》
- 9 长篇大套
- 大段的议论、言论或长篇的文章。出处:《红楼梦》第七回:“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语法:长篇大套作宾语、状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等。示例:得了,得了,我不要再听你这些长篇大套似是而非的议论。欧阳予倩《买卖》
- 10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语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作宾语、分句;指要慎重其事。示例:王朔《人莫予毒》:“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呵!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呵!”
- 11 千篇一律
- 比喻文章、题材、写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出处: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语法:千篇一律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她又开始说起千篇一律的恳求的话语来了。(沙汀《磁力》)
- 12 惊鸿一瞥
- “惊鸿”一词多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惊鸿一瞥意思是人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却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 13 雪鸿指爪
- 同“雪泥鸿爪”。出处:明·王世贞《与徐子与书》:“雪鸿指爪,又未知竟落何地也。”语法:雪鸿指爪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鸿骞凤逝
- 鸿鹄高飞,凤凰远逝。比喻毅然远行。出处:清·龚自珍《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年十三,让产伯兄,鸿骞凤逝,去之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