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托姓简介
假名托姓的意思
解释:
冒充别人姓名。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3回:“俺哥哥不是这般的人,多有依草附木,假名托姓的在外头胡做。”
语法:
假名托姓作谓语、宾语;指冒名。
示例:
这篇文章是有人假名托姓所作
假名托姓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冒名顶替
假名托姓相关词语
- 1 行亏名缺
- 行:行为,德行。德行亏损,名声低下出处:明·高则诚《琵琶记·丞相发怒》:“自小攻读,从来知礼,忍使行亏名缺。”语法:行亏名缺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名闻遐迩
- 遐:远;迩:近。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出处:《魏书 崔浩传》:“奚斤辨捷智谋,名闻遐迩。”语法:名闻遐迩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示例:中国的长城名闻遐迩。
- 3 沽激虚名
- 沽激:矫情求誉;虚名:名不副实。指以伪装骗取名誉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第22卷:“康节先公深达世务,不以沽激取虚名如此。”语法:沽激虚名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骗名誉。
- 4 名扬天下
- 形容名声极大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大将王文德么?”语法:名扬天下作谓语、定语;比喻全国闻名。示例:王朔《一点正经没有》:“拿出那势不两立深恶痛绝劲儿——一打棍子我就名扬天下了。”
- 5 功成名遂
- 遂;成功。建立了功绩;有了名声。出处:墨翟《墨子 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语法:功成名遂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示例:你则说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二折)
- 6 循名课实
- 犹言循名责实。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循名课实,以章为本者也。”语法:循名课实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要名实相符。示例:孙中山《民权初步》序:“顾名思义,循名课实,以完成革命志士之志。”
- 7 遐迩闻名
- 迩:近;遐:远。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出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重学敬德,遐尔著闻。”语法:遐迩闻名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含褒义。示例: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质地优良,工艺精美,一向遐迩闻名。
- 8 更姓改名
- 更:改变。指改换原来的姓名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自此更姓改名,削发披淄去了。”语法:更姓改名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 9 罗织罪名
- 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出处:《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语法:罗织罪名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陷害人。
- 10 名显天下
- 形容名声极大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语法:名显天下作谓语、定语;比喻全国闻名。
- 11 名正理顺
- 谓名义正当,合乎道理。出处: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高祖谥太武,用汉制;太宗谥曰文,行周道也。名正理顺,垂之无穷。”语法:名正理顺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说话。示例: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三卷:“三酒之名,以酌有事者,取赐酒则别为一名,庶几名正理顺。”
- 12 名满天下
- 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语法:名满天下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宋 苏轼《上梅直讲书》)
- 13 名震一时
- 名声震动当时社会。出处:《新唐书 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语法:名震一时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此人名震一时,恐将来果报也在不可思议之列。”
- 14 实至名随
-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出处:清·查慎行《三叠前韵答程佐衡》:“谈辞听奋发,仪度看修整;实至名斯随,有如灯取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