掴打挝揉简介
掴打挝揉的意思
解释:
掴:打;挝:击;揉:搓。比喻手段狠毒,软硬兼施,欺骗恐吓
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都是些绵中刺笑里刀,那一个出得他掴打挝揉。”
语法:
掴打挝揉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打击。
掴打挝揉相关词语
- 1 大吹大打
- 谓鼓乐齐作。出处:《西游记》第六四回:“文武多官,满城百姓,伏龙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众出城。”语法:大吹大打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场面。示例:他媳妇也是个翰林的女儿,万家费了几千两银子娶进来,那日大吹大打执事灯笼摆了斗街,好不热闹。《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 2 打家劫舍
- 舍:居住的房子。成群结伙地到别人家里;用暴力抢夺财物。出处: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见俫子撅天扑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杀人贼。”语法:打家劫舍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抢劫。示例:近年泊内是宋江一伙强人在那里打家劫舍,官兵捕盗,近他不得。(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回)
- 3 打破沙锅璺到底
- 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比喻追根究底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葛藤接断老婆禅,打破沙锅璺到底。”语法:打破沙锅璺到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就让姐姐装糊涂不言语,我可也‘打破沙锅璺到底’。”
- 4 打家截舍
- 见“打家劫舍”。出处: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二折:“某裴炎的便是,一生好打家截舍。”语法:打家截舍作主语、谓语、定语;指抢劫。
- 5 风吹雨打
- 风雨侵袭。原指风雨对花木的摧残或建筑物侵蚀。比喻某种力量的打击或锻炼考验。出处:唐 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语法:风吹雨打联合式;作宾语;常与管、怕等词连用。示例:不是夸大和开心,它本身就太轻飘,禁不起风吹雨打的缘故吗?(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非有复译不可》)
- 6 打狗看主
-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语法:打狗看主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俗语说的‘打狗看主人面’。”
- 7 佯打耳睁
- 犹言假装没有听到,没有看见。
- 8 暗锤打人
-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出处:《人民文学》1997年第7期:“哪个鬼东西敢出来跟我说说理?暗锤打人,是土行孙出身!”语法:暗锤打人作宾语、定语;指暗中攻击。示例:为人不能使出暗锤打人的卑劣手段
- 9 跌打损伤
- 泛指人因跌、打、磕、碰等原因而受的伤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9回:“老夫于歧黄虽不深知,向来祖上传有济世良方,凡跌打损伤,立时起死回生。”语法:跌打损伤作主语、宾语;指外伤。示例: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回头你还要给我上山去寻两服跌打损伤的草药!”
- 10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语法:千锤打锣,一锤定音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总结等。示例:林斤澜《山水之“寓”》:“不瞒俗话说: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11 打草蛇惊
- 见“打草惊蛇”。出处:《景德传灯录·省念禅师》:“问:‘四众围观,师说何法?’师曰:‘打草蛇惊’”语法:打草蛇惊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否定句。示例:但恐见黄商伯狼狈后,打草蛇惊,亦不敢放手做事耳。宋·朱熹《答黄仁卿书》
- 12 天打雷劈
-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语法:天打雷劈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我告诉了我师父师娘,叫我天打雷劈。”
- 13 胡打海摔
- 比喻经得起磕碰,不娇贵。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胡打海摔的惯了的。”语法:胡打海摔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胡打海摔的惯了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
- 14 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语法:打开天窗说亮话复句式;作分句;指实话实说不避讳。示例:“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