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而不持简介
危而不持的意思
解释:
持:扶助,支持。国有危急之事,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
出处:
战国·鲁·孔丘《论语》:“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语法:
危而不持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晋书·周浚传》:“召而不入,危而不持,亦天下之罪人也。”
成语造句
-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 2.在与大臣论政时,唐太宗还多次提到孔子“危而不持,焉用彼相”的话,希望臣下切谏直谏。
-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英语翻译
- 英语:
when the nation is at stake but no people to save
危而不持相关词语
- 1 败不旋踵
- 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出处:唐 卢照邻《三国论》:“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语法:败不旋踵作谓语、定语;指很快就失败。示例:未议致身,先图问鼎,假称伊霍之事,将肆莽卓之心,人神同疾,败不旋踵。《北史·杨敷传》
- 2 龙蛇不辨
- lóng shé bù biàn,汉语成语,又作“不辨龙蛇”,形容不分优劣,不识好坏,是龙是蛇不加分辨,比喻分不清好人和坏人。
- 3 掩口而笑
-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窃笑。出处:晋·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语法:掩口而笑作谓语、定语;指暗笑。示例:左右皆掩口而笑曰:“此天下强颜之女子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
- 4 闻所不闻
-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语法:闻所不闻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道理、内容等。
- 5 不孝之子
- 不孝顺的子孙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说他不从。”语法:不孝之子作主语、宾语;多用于自谦。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9章:“这份饱含着先人血汗的老家当,将在他们这不孝之子手上葬送了。”
- 6 相视而笑
- 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慧生指与老残看,彼此相视而笑。”语法:相视而笑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示例:钱钟书《围城》:“两人屈指算了一下,相视而笑。凤仪是老实人,吓得目瞪口呆。”
- 7 毫不迟疑
- 毫:一点儿。一点儿也不迟疑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们毫不迟疑地向土豪劣绅营垒进攻。”语法:毫不迟疑作谓语、状语;指很果断。示例: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在两分钟之内,列车把一些旅客抛在淋着雨的小站,就毫不迟疑地顶着雨向西冲去。”
- 8 无可无不可
- 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语法:无可无不可复句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薛姨妈是个无可无不可的人,倒还易说。(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 9 乘人之危
-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语法:乘人之危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同趁人之危。示例:那种乘人之危,大发横财的人,是缺德的人。
- 10 坐而待旦
-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出处:《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语法:坐而待旦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坐等。示例:天下至广,万机至猥,诚不可不矜矜业业,坐而待旦也。《三国志 魏志 王基传》
- 11 不拔之柱
- 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 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出处:《淮南子·精神训》:“圣人倚不拔之柱。”
- 12 朽木不可雕
-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语法:朽木不可雕作定语、宾语;指人不可造就。示例:刘心武《班主任》:“他便感到宋宝琦也并非朽木不可雕的烂树。”
- 13 远垂不朽
- 永垂不朽。出处: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语法:远垂不朽作谓语、定语;指名声、事迹等。
- 14 蚌鹬相持
- 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出处:《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翁得而并禽之。”语法:蚌鹬相持作宾语、定语;指两者相争。示例:天方厌羌,内难屡起,权臣擅事,蚌鹬相持。宋 秦观《边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