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国害民简介
误国害民的意思
解释:
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4回:“张俊身为大将,不思报效,专权乱政,误国害民。”
语法:
误国害民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造句
- 1.只要我不做误国害民的事情,只要我问心无愧就行了。
- 2.包公了解到灾情后,就给皇帝写下了《请救济江淮灾民疏》,要求立即纠正不法官员误国害民的行为,并予严惩。
- 3.你方才说本宫与杨尚书之策误国害民。
- 4.骄奢淫逸,贪图享乐姑且不说,对夷族卑称纳贡,割地求和者,误国害民,太也可恨。
- 5.段硅的恶行顶多是贪污点银钱,为了保住权势地位献媚与太后,误国害民的事还没轮上他,这些恶行和你何苗吃里扒外,出卖自己大哥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 6.坚决克服误国害民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英语翻译
- 英语:
obstruct national affairs and bring woe to the masses
误国害民相关词语
- 1 误人子弟
- 指误导别人的孩子,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老师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9回:“先生犯了这样小错,就要打手心,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岂不都要打杀么?”语法:误人子弟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负责任。示例:必须培养才得兼备、训练有素的师资,否则真会误人子弟。
- 2 亡国之事
- 事:事情,事件。使国家灭亡的事件。出处:《庄子·至乐》:“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铖之诛而为此乎?”
- 3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语法:国耳忘家,公耳忘私作谓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 4 国无常强
- 国家不可能长久保持强大。出处:《韩非子·有度》:“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 5 虐人害物
- 虐:残暴,侵害。指残害百姓出处:唐·白居易《杜陵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语法:虐人害物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残害百姓。
- 6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 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出处:《野叟曝言》第六七回:“众人都道说那里话,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是因奸杀命的事,既犯到官,还有活命的吗。”语法: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示例:老话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他们不过是哺退乡绅,怎敢日清日白便把人打死!《何典》第九回
- 7 举国一致
-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语法:举国一致作宾语、定语;指全国一致。示例: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毛泽东《论持久战》)
- 8 蠹民梗政
- 亦作“蠧民梗政”。侵害人民,阻挠政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雕传》:“某人浮湛里中,無以爲生,偵民有小不平,嗾之訟,佐之請謁,己旁緣自資,且既餌臨政者,因持其短長,以蠧民梗政。”
- 9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出处: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语法:节用裕民连动式;作谓语;指节约用度,使人民富裕。
- 10 富国强兵
-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出处: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语法:富国强兵联合式;作定语;指国家富足,兵力强大。示例:起感恩无已,慨然以富国强兵自任。(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六回)
- 11 益国利民
- 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出处:《周书·文帝纪下》:“参考变通,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新制。”语法:益国利民作谓语、定语;指利国利民。示例:这是益国利民的大好事
- 12 强奸民意
- 反动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人民群众头上;硬说成是人民群众的意愿。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2回:“后来老袁强奸民意,凡政、绅、军、商各界,无不有请愿书。”语法:强奸民意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1)解放前,国民党官方宣传的惯用手法是强奸民意,造谣惑众。(2)反动统治者强奸民意,敲榨勒索。
- 13 以身殉国
- 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出处:南朝 梁沈约《宋书 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语法:以身殉国作谓语、定语;指为国捐躯。示例: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朱自清《论气节》)
- 14 民贵君轻
- 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语法:民贵君轻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他劝国王行仁政,王天下,虽然也包含着‘民贵君轻’、‘土芥寇仇’等危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