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国殃民简介
误国殃民的意思
解释:
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出处:
明·杨继盛《请诛贼臣疏》:“臣观大学士严嵩,盗权窃柄,误国殃民,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
语法:
误国殃民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郭沫若《孔雀胆》第二章:“这实在是误国殃民的事。”
成语造句
- 1.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 2.那么,臣妾就和大王一起,欣赏这千年复见的为美人,再举烽火的误国殃民之举吧!
- 3.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保佑咱们的牧守大人打败误国殃民的妖女啊…
- 4.郭暖气得牙痒痒,浑身也颤抖了,一时也顾不得以大欺小了,眼前这两小子,尤其是紫衣孩子实在是太可恶了,要是长大了,恐怕大唐有多了一个误国殃民的大混蛋。
- 5.大凡奸臣和昏君都是同时并存的,不管当朝还是后世,大都是说奸臣误国殃民,实不知昏君才是误国之根本。
- 6.大灾之年,如果没有铁的纪律作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就是一句空话,我们不能做误国殃民的罪人!办公室里一片寂静,仿佛掉一根针都能听见。
英语翻译
- 英语:
injure the country and bring calamity to the people
误国殃民相关词语
- 1 治国齐家
- 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语法:治国齐家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误入迷途
- 指受人迷惑而走上迷途语法:误入迷途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示例:青少年误入迷途的现象层出不穷,不能不审视我们的教育体系
- 3 富堪敌国
- 见“富可敌国”。出处:《廿载繁华梦》第三回:“若库书吏役,反得富堪敌国,坐拥膏腴。”语法:富堪敌国作宾语、定语;形容极为富有。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所以虽不是富堪敌国,而殷厚之处,远非外人所能想象。”
- 4 笔误作牛
- 《晋书·王献之传》:“桓温 嘗使﹝ 王獻之 ﹞書扇,筆誤落,因畫作烏駮牸牛,甚妙。”后因以“筆誤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 5 为民除害
- 替老百姓铲除祸害。为:替;给。出处:晋陈寿《三国志 蜀志 秦宓传》:“禹疏江决河,东注于海,为民除害,生民已来功莫先者。”语法:为民除害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自然以为民除害为主。(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
- 6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 日:太阳。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语法: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作宾语、定语;用于政治等。示例: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卷:“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今只无我一人,汝等尽皆乱做。”
- 7 父母国
- 指祖国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语法:父母国作宾语、定语;指祖国。示例:唐·阎朝隐《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回瞻父母国,日出东方。”
- 8 畏天爱民
- 畏:敬畏。敬畏上天,怜爱下民出处:宋·陆游《上殿札子》:“祖宗畏天爱民,子孙皆当取法。”语法:畏天爱民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执迷不误
- 形容坚持而不觉悟示例:走错了路,就应赶紧回头,如果执迷不误,那是非常危险的。
- 10 无方之民
- 古谓不知礼法的人。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语法:无方之民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11 亡国怨祝
- 旧时为执掌祭礼祝祷的官出处:汉·王充《论衡·解除》
- 12 为国捐躯
-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语法:为国捐躯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郁达夫《马六甲游记》:“可是这中间的杀伐流血,以及无名英雄的为国捐躯,为公殉义的伟烈丰功,又有谁能够仔细说得尽哩!”
- 13 执政兴国
- 执政党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
- 14 国之干城
- 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出处:《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孔颖达疏:“言以武夫自固,为捍蔽如盾,为防守如城然。”语法:国之干城作宾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