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绰铜琶简介
铁绰铜琶的意思
解释:
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同“铁板铜琶”。
铁绰铜琶相关词语
- 1 绰有余暇
- 绰:宽,缓;暇:空闲。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出处:《北史·魏收传》:“我绰有余暇,山立不动。”语法:绰有余暇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力或事物等。
- 2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应应。”语法: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作宾语、分句;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示例:此义易明,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不以远而阴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
- 3 铁板歌喉
- 形容豪迈的演唱。出处:清·郑燮《道情》曲之七:“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语法:铁板歌喉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4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语法:绰有余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示例: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土人仅耕石田,于生计可绰有余裕焉。”
- 5 金书铁券
- 铁券: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铁制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出处:唐·罗隐《代武肃王钱缪谢赐铁券表》:“赐臣金书铁券一道。”语法:金书铁券作主语、宾语;指古代特权凭证。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17回:“一经受封,朝廷都要给付金书铁券为凭。”
- 6 铮铮铁骨
- 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出处: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狂风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败叶,留下的却是铮铮铁骨。”语法:铮铮铁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
- 7 铁证如山
- 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出处: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四场:“十八张冤状在此,铁证如山,老贼还有何辩!”语法:铁证如山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这个坏分子,罪行累累,铁证如山,不容抵赖。
- 8 截铁斩钉
- 同“斩钉截铁”。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出处:《古尊宿语录》第22卷:“有时截铁斩钉,纪干不可。”语法:截铁斩钉作定语、状语、补语;指干脆。
- 9 铜围铁马
- 比喻坚固的阵势。出处: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奔突飘忽于铜围铁马之中,为意大利国民一天然之陆军学校。”语法:铜围铁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0 铁杵磨针
-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语法:铁杵磨针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磨针的。
- 11 铜臭满身
- 常用以讥讽有钱的或是唯利是图的人。出处:《后汉书·崔寔传》:“论者嫌其铜臭。”
- 12 铁腕人物
- 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军事手段进行领导或控制的人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6章:“大都觉得工人们被陆明挑逗起来的不满情绪随着铁腕人物甩出的那个清脆见血的耳光,基本上算是烟消云散了。”语法:铁腕人物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实力派。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七回:“高拱不愧为铁腕人物,就在内阁入值的这二十多天里,他就办妥了增补高仪入阁的一应事宜。”
- 13 铜驼荆棘
-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出处:《晋书 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语法:铜驼荆棘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三卷:“神州陆沉之痛,铜驼荆棘之伤,往往寄托于词。”
- 14 铁钉铁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