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失则昏简介
礼失则昏的意思
解释:
失去礼义就必然导致昏乱。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矢志为昏,失所为愆。’”
礼失则昏相关词语
- 1 不鸣则已
-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示例: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2 举措失当
- 举措:举动、措置;失当:不恰当。举动安排不得当。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禁藏》:“举措失当,众民不能成。”语法:举措失当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举动措施不得当。示例:敌军调动忙乱,举措失当,两队优劣之势,也就不同于前了。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3 穷大失居
- 形容多而不适用。出处:《周易 序卦》:“穷大者必失其居。”高亨注:“极大者则骄奢淫暴,必覆败而失其所。”语法:穷大失居补充式;作补语、定语;形容多而不适用。示例:清·魏源《序》:“其于是编也,又何穷大失居之有?”
- 4 黑地昏天
- 形容极其黑暗腐朽。亦比喻黑暗腐朽的社会。出处:清·孙雨林《皖江血·狱会》:“然野蛮政府,黑地昏天,如此收场,弟来恐亦难免也。”语法:黑地昏天作宾语、定语;用于天气等。示例:唉唉,老梁呀老梁!深更半夜,黑地昏天,你跑进那灵堂去干甚么?郭澄清《大刀记》开篇二
- 5 俭存奢失
- 俭:节俭。存:留存。奢:奢侈。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奢侈的人必然败亡。
- 6 言多失实
- 所说的话多数不符合事实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下卷:“宋齐丘不欲唐主割地,谓李德明轻佻,言多失实。”语法:言多失实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实痴实昏
- 指真正痴呆和昏庸的人。
- 8 失之东隅
- 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语法:失之东隅偏正式;作分句;常与收之桑榆连用。示例:但是失之东隅,还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补牢,还未为晚。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
- 9 无欲则刚
- 没有欲望,才会刚正不阿出处:《论语•公冶长》
- 10 事预则立
- 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出处:《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法:事预则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寿陵失步
- 《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后以“寿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语法:寿陵失步作宾语、定语;同“邯郸学步”。示例:秦牧《艺海拾贝·“邯郸学步”》:“‘邯郸学步’或者‘寿陵失步’这句成语常常被许多人所引用。”
- 12 昏天黑地
-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别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糊里糊涂。出处: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语法:昏天黑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加以象现在的昏天黑地,你若打开窗子说亮话,还是免不了做牺牲。(鲁迅《两地书》九)
- 13 千虑一失
- 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语法:千虑一失复杂式;作宾语;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示例:清·俞樾《春在堂随笔》第五卷:“著书之家,千虑一失,往往有之。”
- 14 缘名失实
- 缘:循沿。从事物表面的名义出发去探求事物,没有得到事物真实的本质出处:宋·苏轼《震奎阁碑》:“汉明以察为明,而梁武以弱为仁,皆缘名失实,去佛远甚。”语法:缘名失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