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莫予毒简介
人莫予毒的意思
解释:
莫:没有。予:我。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样。形容骄傲自大。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予毒也已。’”
语法:
人莫予毒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长此不悟,纵令势力弥满,人莫予毒,亦乃与满州亲贵等夷。(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
人莫予毒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莫予毒也
- 反义词
成语造句
- 1.长此不悟,纵令势弥满,人莫予毒,亦乃与满州章贵等夷。
- 2.独裁者总是只信军队、警察,以为有了它们,天下就人莫予毒了。
- 3.独裁者总是迷信军队、警察,以为有了它们,天下就人莫予毒了。
- 4.那种“一人独吞”、“人莫予毒”的派头,不过是封建主的老戏法,拿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来,到底是行不通的。
- 5.何进以为人莫予毒,理由很鸟一切尽在我何将军的掌握之中,无人能奈何得了我,怕什么?这就是“空桶原理”。
- 6.第二、金钱美女听小曲,我恶居江湖,人莫予毒!第三、想泡美女,先解恶盅。
英语翻译
- 英语:
no one dare harm me (an arrogant boast)
人莫予毒相关词语
- 1 齐人骄妻
- 从前,齐国有一个人和一妻一妾生活在一起。
- 2 善解人意
- 善:善于;解:理解。善于理解别人的意图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他总不离杨妃左右,最能言语,善解人意,聪慧异常,杨妃爱之如宝,呼为雪衣女。”语法:善解人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处世。示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她与康老一样的善解人意,却很少将自己的事随便告人。”
- 3 人来人往
-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语法:人来人往作谓语、定语;指人不断。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6章:“人来人往,搬搬运运,闹闹哄哄,一切都没有了章法。”
- 4 等闲之人
-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语法:等闲之人作宾语;多用于否定句。示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4章:“女人听了,重新把闯王浑身上下打量一眼,看相貌不是等闲之人。”
- 5 以势压人
- 以:凭借。凭借自己的权势去压制别人出处: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首先要对讨论和批评的问题研究清楚,绝不能以偏概全,草木皆兵,不能以势压人,强词夺理。”语法:以势压人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你这样做叫以势压人
- 6 居心莫测
- 居心:存心;莫:不;测:推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出处:郑振铎《桂公塘》:“几个色目人乘机进谗,说是中国人居心莫测,该好好地防备着。”语法:居心莫测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心术不正。
- 7 春归老人
- 女人青春已过,人老珠黄。出处:元·李寿卿《度柳翠》
- 8 万夫莫当
- 形容非常勇敢。同“万夫不当之勇”。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吾闻公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语法:万夫莫当作谓语、定语;指作战非常勇猛。
- 9 杞人之忧
- 同“杞人忧天”。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7回:“这是贤弟关心太切,所以有杞人之忧。”语法:杞人之忧作主语、宾语;多用于劝诫人。示例:曹禺《天然生出的花枝》:“事实证明这实在是杞人之忧。”
- 10 蛊惑人心
- 用谣言或诡辩来迷惑;毒害人们的心灵。蛊:相传是一种由人工培养的毒虫;用来放在食物中害人;蛊惑:迷惑;毒害。出处:《元史 刑法志》:“诸阴阳家者流,辄为人燃灯祭星,蛊惑人心者,禁之。”语法:蛊惑人心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却胆敢把这个反天逆地、阻碍进化、蛊惑人心的邪说谬论说将出来。(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 11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9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语法: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示例:郭沫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智慧和生命,从事建设。‘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12 畸人侔天
- 畸:奇;侔:相等。 形容为人清高,不流于俗。出处:《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
- 13 如见其人
- 像看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刻画非常生动逼真出处:唐·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语法:如见其人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徐迟《“特写选”序言》:“为了让读者看到、听到和感觉到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不是仅仅知道他的一个名字……”
- 14 掩人耳目
- 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语法:掩人耳目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必须假手他人,死于道路,方可掩人耳目。(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