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形见绌简介
相形见绌的意思
解释:
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见娄朴,同窗共砚,今日相形见绌。难说心中不鼓动么?”
语法:
相形见绌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
示例:
(1)一队的人力已是够强的了,可跟二队一比,就有点相形见绌。(2)这种饮料与“健力宝”一比,就相形见绌了。
成语造句
- 1.跟拉尔夫在一起的半个小时,总会使吉尔伯特相形见绌。
- 2.他的口才如此之好,连最优秀的演说家也会相形见绌。
- 3.伦敦最高的建筑与纽约的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 4.这种电器虽然价钱便宜,但和名牌产品一比较,就相形见绌了。
- 5.他那种翩翩风度,叫我每天都要在他的旁边相形见绌。
- 6.通过这么一比较,咱们的产品相形见绌,还需进一步改进。
英语翻译
- 英语:
pale by comparison
- 日语:
比(くら)べてみると見劣(みおと)りする
- 俄语:
уступать
- 其他:
<德>in den Schatten werden<法>la comparaison lui porte tort <faire pǎlir>
相形见绌相关词语
- 1 寡闻少见
-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匡衡传》:“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语法:寡闻少见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见闻不广。
- 2 鸩形鹄面
- 鸩形鹄面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出自于《野叟曝言》一二回:“刘兄,我们一路来,看那些树皮都剥尽了,村庄上一堆柴草没有,居民~,逃荒的沿路不绝。”注:鸩形鹄面是错误的写法,”鸩”容易和”鸠”混用,应为鸠形鹄面。
- 3 因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的方面语法:因小见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看问题等。示例:他已经学会了因小见大的处事方式
- 4 见所未见
- 见到从来未见到的。形容所见者颇为新奇。出处:汉 扬雄《法言渊骞》:“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语法:见所未见动宾式;作宾语、定语;与闻所未闻连用。示例:许多奇事,则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5 皮相之见
- 皮相:从表面上看。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出处:郭沫若《序引》:“这种皮相之见,不识何以竟能深入人心而牢不可拔。”语法:皮相之见偏正式;作宾语;指肤浅看法。
- 6 互相切磋
- 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示例:在困难中,赤诚相见,以沫相濡;在事业上互相切磋,取长补短。
- 7 气谊相投
- 见“气义相投”。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太史慈……与孔融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语法:气谊相投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 8 怪形怪状
- 奇异古怪的形态、样子。
- 9 缓急相济
- 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语法:缓急相济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帮助。示例:朋友本来有通财方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
- 10 鬼形怪状
- 犹言奇形怪状。出处:《禅真逸史》第二十回:“看看走近城边,蓦然城门开处,突出四个夜叉,生得鬼形怪状,面目狰狞,种种奇异之像。”语法:鬼形怪状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物体的外形。
- 11 情见乎辞
- 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出处:《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语法:情见乎辞作谓语、定语;指心意在言辞中显露出。示例:清·壮者《扫迷帚》第11回:“住了几日,心斋倦游思返,情见乎辞。”
- 12 形夸骨佳
- 夸:通“姱”,美好;佳:美好。形容女子身形柔弱,体形优美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曼颊皓齿,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悦者,西施、阳文也。”语法:形夸骨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语法: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 14 神龙见首不见尾
- 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出处:清 赵执信《谈龙录》:“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语法:神龙见首不见尾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茅盾《劫后拾遗》:“刘美美也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从此报纸上少了吸引人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