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鱼幕燕简介
釜鱼幕燕的意思
解释:
生活在锅里的鱼、筑巢在帷幕上的燕。比喻处境极不完全。语出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今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出处:
语出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今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语法:
釜鱼幕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示例:
霎时间,衰草斜阳。只是釜鱼幕燕,更有何人能居安思危呢?清·王蕴章《碧血花·洒愤》
釜鱼幕燕相关词语
- 1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爵,通“雀”。出处:语出《孟子 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晋书 段灼传》引作“为川驱鱼,为薮驱雀”。语法:为渊驱鱼,为丛驱爵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奸胥劣绅,且得窥见罅以滋扰累,为渊驱鱼,为丛驱爵,甚非计也。清 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
- 2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出处:《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语法: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 3 燕金募秀
-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接待天下贤士。后以“燕金募秀”为招纳贤士之典。出处: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启》:“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蔡屣延才,铎宣百世之文,旌集四方之善。”语法:燕金募秀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4 鱼龙百变
-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出处: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譬其毫翰,则风雨争飞;论其文采,则鱼龙百变。”语法:鱼龙百变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昌黎(韩愈)文无不根据经典,而议论仍未尝袭前人陈言,故下笔如鱼龙百变。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昌黎集》
- 5 虎头燕颔
- 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出处:元 揭傒斯《妻齐国夫人宋氏进封济南王夫人制》:“尚服异恩于永世;虎头燕颔,从怀旧将于当年。”语法:虎头燕颔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相貌威武。示例:从古人才难得,我看你虎头燕颔,封侯万里,况又生得这等的望族。(《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 6 燕颔书生
- 见“燕颔儒生”。
- 7 鱼轩莅止
- 贵夫人的车停在前面。形容场面非常热闹。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这日官家如此热闹的场面,不用说老早的鱼轩莅止了。”
- 8 游鱼出听
- 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形容音乐美妙动听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游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语法:游鱼出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5回:“把个童奶奶说的‘石人点头’,那童寄姐‘游鱼出听’。”
- 9 燕语莺声
- 燕子的语音;黄莺的歌声。原形容美好的春光。后形容女子声音宛转动听。出处: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语法:燕语莺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示例:山谷中的歌声如燕语莺声,酽茶淡香,馨人肺腑。
- 10 枯鱼之肆
- 枯鱼:干鱼;肆:铺子。卖干鱼的铺子。比喻事情已到不可挽回的绝境。出处:庄周《庄子 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语法:枯鱼之肆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事不宜迟,迟了,就将成枯鱼之肆,不可挽回了。
- 11 燕处焚巢
- 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出处: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语法:燕处焚巢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2 多鱼之漏
-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于此始擅贵宠,漏泄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后以“多鱼之漏”指泄漏军事机密。出处:《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於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於此始擅贵宠,漏洩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语法:多鱼之漏作主语、宾语;用于军事等。示例:约以晦日同时进袭,而汉奸有多鱼之漏,洋人踞城者皆预为准备。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
- 13 鲇鱼上竿
- 同“鲇鱼上竹竿”。
- 14 鱼鳖海怪
- 在海洋中生活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