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行直遂简介
径行直遂的意思
解释:
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语本《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出处:
语出《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语法:
径行直遂作宾语、定语;指人办事。
示例:
观此可见守节之难,所以朝廷不设再谯之禁,与其慕虚名而贻中冓羞,不若径行直遂之为愈也。清·程麟《此中人语·守节》
径行直遂相关词语
- 1 道而不径
- 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出处:《吕氏春秋·孝行览》:“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语法:道而不径作宾语;指不走小路。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1回:“岂不闻君子道而不径,舟而不游。”
- 2 直如弦
- 像弓弦一样正直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五行志一》载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语法:直如弦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3 苦行赎罪
- 执行忏悔神父所要求的苦行以补偿罪行语法:苦行赎罪作宾语、定语;指忏悔。示例:她对上帝忏悔,希望能够苦行赎罪
- 4 力学笃行
- 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出处:宋 陆游《陆伯政山堂稿序》:“伯政家世为儒,力学笃行,至老不少衰。”语法:力学笃行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孝孺有兄孝闻,力学笃行,先孝孺死。《明史 方孝孺传》
- 5 直认不讳
- 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出处: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马子畦一犯即现获之黄福诡名,亦经质讯明确,直认不讳。”语法:直认不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 6 威重令行
- 权势大,有令必行。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凤姐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语法:威重令行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7 目下十行
- 形容看书速度极快。出处:《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个首相姓王名安石,临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书穷万卷。”语法:目下十行作谓语;指读书。示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此人目下十行,书穷万卷。”
- 8 枉尺直寻
- 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为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语法:枉尺直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梁启超《新民说·论自尊》:“牺牲名誉,而以枉尺直寻为手段者,其去豪杰远矣。”
- 9 尽室以行
- 室:家;尽室:全家。 指全家一齐出行。出处:《左传·成公二年》:“使屈巫聘于齐,且告师期,巫臣尽室以行。”
- 10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处:宋 陆游《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黼黻圣猷,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语法: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11 孤行一意
-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出处: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语法:孤行一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固执。示例:孤行一意宁论命,盛气谁言未可谋。柳亚子《哭仲穆》诗
- 12 行奸卖俏
- 谓恣淫行邪,弄姿作态。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那张荩及风流子弟,只晓得三瓦两舍,行奸卖俏,是他的本等。”语法:行奸卖俏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倘若他行奸卖俏,说与外人,叫我怎生做人。”
- 13 菲言厚行
- 少说多做。
- 14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语法:生知安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太平天国·行军总要》:“东王具生知安行之资……功烈迈平前人,恩威超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