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尽能索简介
知尽能索的意思
解释:
比喻智慧能力都竭尽了。
出处:
《史记·货殖列传》:“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
语法:
知尽能索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知尽能索相关词语
- 1 履霜知冰
-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出处:东汉·王充《论衡·谴告》:“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语法:履霜知冰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将何以宣示四方,仪刑百寮?履霜知冰,朕甚惧焉。”
- 2 知生之民
- 知生:求生存。指在与自然界斗争中求生存的远古人民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语法:知生之民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3 竭尽心力
-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出处:《三国志 魏志 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示例:所以无人再逢者,当由过去生中原未受恩,故不肯竭尽心力缩地补天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
- 4 观往知来
- 认真研究过去,就能推测未来。出处:《列子 说符》:“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而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语法:观往知来作谓语、宾语;指看过去就能预知未来。
- 5 辞穷理尽
- 辞:文辞;穷:完,尽。无话可说,无理可辩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怀州玄泉第二世和尚》:“僧问:‘辞穷理尽时如何?’师曰:‘不入理岂同尽。”语法:辞穷理尽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作文等。
- 6 知今博古
- 贯通古今。知识渊博出处:元·赵彦晖《点绛唇·席上咏妓》曲:“知今博古通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语法:知今博古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8回:“一表人物,好标致,知今博古。”
- 7 一叶落知天下秋
-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出处:《淮南子 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语法:一叶落知天下秋作宾语、定语;指从局部推知未来。
- 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语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王朔《枉然不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也不例外。”
- 9 遐迩知名
-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时福为中丞所宠异,故遐迩皆知其名。”语法:遐迩知名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名声很大。
- 10 吹垢索瘢
- 犹言吹毛求疵。出处:清·叶适琯《吹网录·亭林年谱有沿误处》:“石州此谱为二百年来仅有之作,余非敢咱们垢索瘢,正以其大体既醇,更愿为去微瑕以归粹美耳。”语法:吹垢索瘢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 11 知人料事
- 能识别人才,预料事情的变化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李谪仙》:“知人料事,尤其所难。”语法:知人料事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2 油尽灯枯
- 灯油熬干了,火也灭了。 比喻生命衰竭直至老死。
- 13 知人待士
- 指对待人的态度好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5回:“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语法:知人待士作谓语、定语;指对待人的态度。
- 14 骑驴索句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后用为苦吟的典故。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语法:骑驴索句作宾语、定语;用于写作等。示例:宋·范成大《北门覆舟山道中》:“骑驴索句当年事,岁暮骚人不自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