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羽毛简介
爱惜羽毛的意思
解释: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语法:
爱惜羽毛动宾式;作谓语;比喻珍惜自己的名声。
示例:
灰鹤与他都是高傲的,爱惜羽毛的,而他与它们的高傲只是一种姿态而已,没有用,没有任何的用。(老舍《四世同堂》五十)
成语造句
- 1.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十分爱惜羽毛的人。
- 2.陈果是爱惜羽毛的人,他的电影里那股韧劲儿藏都藏不住,又怎么会妥协。
- 3.只不过两人都爱惜羽毛,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万万不会直接交手的。
- 4.讲原则,根本不吃这套,还有的领导干部爱惜羽毛,犯不着为了这点小便宜影响了前途。
- 5.此役可能李鸿章爱惜羽毛,十九日报奏清廷,刘铭传之败是鲍超的湘军会剿误期所致,导致鲍超及曾国荃对李及刘将湘军之功反而变成有过,非常不满。
- 6.他爱惜羽毛、洁身自好,令人钦佩。
英语翻译
- 英语:
cherish his feather
爱惜羽毛相关词语
- 1 爱日惜力
- 珍惜时间,不虚掷精力。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和传》:“且志士爱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耻非其次。”语法:爱日惜力联合式;作谓语;指珍惜时间。示例:《周书·萧圆肃传》:“朝读百篇,乙夜乃寐,爱日惜力,寸阴无弃。”
- 2 仁民爱物
- 仁:仁爱,同情、爱护或帮助。爱众人,进而爱护万物。旧指官吏仁爱贤能。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语法:仁民爱物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吏。示例:至于畏天事神,仁民爱物之际,未尝有须臾懈也。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 3 毛发悚立
- 毛发:头发和汗毛;耸:竖起。头发与汗毛竖起。形容非常恐惧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迄今思之,尚毛发悚立也。”语法:毛发悚立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 4 屯毛不辨
- 《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注:“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后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出处:《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注:“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语法:屯毛不辨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明人说部》:“盖全某系德佑母全太后之兄弟耳,而讹为渊圣,可谓屯毛不辨。”
- 5 爱屋及鸟
- 爱上一间屋子连那里的鸟儿也喜欢了,比喻爱上一个人或事物,就连与他有连带关系的人或事物也一并爱上,含褒义。
- 6 爱非其道
- 道:方法。对某人很亲爱,方法不对头。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出处: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语法:爱非其道作宾语;指溺爱。示例:教育子女要注意爱非其道
- 7 晰毛辨发
- 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圣叹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辩发,穷幽极微,无复有遗议于其间矣。”语法:晰毛辨发作宾语、定语;指明辨事理。
- 8 毛发不爽
- 犹毫发不爽。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四至八到,方方凑合,求其毛发不爽难矣。”语法:毛发不爽作谓语、宾语;形容一点不差。
- 9 羽化飞天
- 羽化:成仙。指修行的人成道时骑鹤升天而去。指去世出处:《魏书·释老志》:“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语法:羽化飞天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依依惜别
- 依依:留恋且不忍分离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出处:宋陆游《舟中对月》:“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语法:依依惜别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我和小虎从小一起长大,他家要搬到外地去,临行前,那依依惜别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 11 属毛离里
- 比喻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密切。出处:《诗经·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离于里?”语法:属毛离里作宾语、定语;指关系亲密。示例:滴血入骨骨欲活,属毛离里何奇哉。(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
- 12 毛骨耸然
- 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叠两个指头,说将出来。言无数句,使听者毛骨耸然。”语法:毛骨耸然作谓语;指十分害怕。示例:这笑,老赵听了,却毛骨耸然。茅盾《过年》
- 13 惜孤念寡
- 惜:爱惜。爱怜孤寡出处:元·张廷玉《看钱奴》第一折:“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我可也舍的,则是圣贤可怜见我。”语法:惜孤念寡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4 敬天爱民
- 敬奉天命,爱护百姓。出处:明·无名氏《下西洋》第一折:“方今圣人在位,圣智神聪,敬天爱民,豁达大度。”语法:敬天爱民作谓语、定语;用于称赞君王等。示例:《明史·王竑传》:“陛下嗣位以来,非不敬天爱民,而天变民穷特甚者,臣窃恐圣德虽修而未至,大伦虽正而未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