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威定功简介
取威定功的意思
解释:
取得威望,策定功勋。比喻功高威重。
出处:
《抱朴子·接疏》:“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
取威定功相关词语
- 1 各取所需
- 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出处:巴金《在尼斯》:“读者们不是一块铁板,他们有各人的看法,他们是‘各取所需’。”语法:各取所需作谓语、宾语;指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0章:“全国都实行了‘食堂’制,人们‘各取所需’,随吃随拿,喜气洋洋地踏进了光辉的‘共产主义社会’。”
- 2 标新取异
- 标:检举;异:特别的。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有创见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秦妃子既能标新取异,剪彩为花,与湖山增胜。”语法:标新取异作谓语、定语;形容故意显示与众不同。
- 3 钻冰取火
- 见“钻冰求火”。出处:《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卖磨。”语法:钻冰取火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46回:“这里找你老人家,如同钻冰取火,轧沙取油。”
- 4 功名利禄
- 名利地位。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语法:功名利禄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名利地位。示例:牛启东素不喜章句之学,认为那是腐儒伪装道学的幌子,驵侩谋求功名利禄的阶梯,无关乎国计民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
- 5 予取予夺
- 见“予取予携”。出处:秦牧《拳头海岸》:“许多被目为可以予取予夺地得到财富的海岸,一处处都伸出了拳头来,变成了‘拳头海岸’。”语法:予取予夺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6 盖棺定论
- 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出处:明 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语法:盖棺定论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如若皇上仅仅一面之辞即盖棺定论,天下能有多少人会被冤死。”
- 7 分文不取
- 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懒龙分文不取,也不问多少,尽数与了贫儿。”语法:分文不取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不计报酬。示例:林斤澜《随笔四篇》:“又听说都是自备服装分文不取,用现在‘人人经商’的头脑看来,值得说一说。”
- 8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语法:取而代之连动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示例:清帝方今玩于彼股掌之上,及其时则取而代之耳。(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六回)
- 9 冒功邀赏
- 假报功劳,求得奖赏。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七回:“王俊!你冒功邀赏,克减军粮,本应斩首!今因是奉旨前来,饶你死罪,捆打四十,发回临安,听凭秦丞相处治。”
- 10 立功自效
- 立:建树;效:报效,献出。指建树功绩以作出贡献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只将郭子仪手下仆人失慎的,就地正法,赦郭子仪之罪,许其自后立功自效。”语法:立功自效作谓语;用于处事。
- 11 列功覆过
- 罗列功绩,掩盖过错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陈汤传》:“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语法:列功覆过作谓语;指掩饰自己的过错。
- 12 立定脚跟
- 立:站。站稳脚跟。指脚踏实地地做事或立场坚定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71回:“你是个风流人儿,将来于这‘色’之一字,到要立定脚跟。”语法:立定脚跟作谓语、宾语;指脚踏实地。示例:叶圣陶《做了父亲》:“他们一样要挺直身躯立定脚跟做人。”
- 13 威信扫地
- 威信:威望和信誉。威望、信誉全部丧失。比喻威望和信誉完全丧失。出处:郭沫若《南京印象》:“而且就是他,使得法纪荡然,使得政府的威信扫地,他到底有什么收获?”语法:威信扫地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有心勾销这次旅行吧,那就会威信扫地,还是得硬着头皮去碰一碰。(杨朔《“世界之王”》)
- 14 哗众取宠
- 哗:虚夸;宠:宠信。指用虚夸的言论行动迎合群众;以博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语法:哗众取宠连动式;作定语;含贬义,形容轻浮好虚荣。示例:哗众取宠的人,是不受人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