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口毒舌简介
赤口毒舌的意思
解释: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出处:
唐 卢仝《月蚀》诗:“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头上吃却月,不啄杀。”
语法:
赤口毒舌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言语恶毒。
英语翻译
- 英语:
sharp tongue
赤口毒舌相关词语
- 1 信口胡言
- 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语法:信口胡言作谓语、宾语、状语;指随口乱说。示例:请不要相信他的信口胡言
- 2 耳目喉舌
- 喉舌:代言人。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政策的工具出处:田流《我上的第一堂党的新闻课》:“报纸是党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语法:耳目喉舌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人民日报》起到党的耳目喉舌的作用
- 3 毒泷恶雾
- 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出处:郑泽《登楼叹》诗:“毒泷恶雾纷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语法:毒泷恶雾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4 祸从口生
- 指言语不慎招致灾祸示例: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生”,因此不论在什么场合,都应谨慎自己的言行。
- 5 以为口实
- 口实:话柄。作为谈话的资料。指作为指责、攻击或嘲笑的话柄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楚语下》:“使无以寡君为口实。”语法:以为口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 6 狼猛蜂毒
- 形容人凶狠毒辣。出处:《南齐书·王融传》:“夫虏人面兽心,狼猛蜂毒,暴悖天经,亏违地义。”语法:狼猛蜂毒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7 交口称赞
- 交口:众口一辞。异口同声地称赞。出处:《元史 王利传》:“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语法:交口称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一年之后,附近几个村庄的牧童们没有一个有她吹的好,连大人们也交口称赞。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章
- 8 赤胆忠心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语法:赤胆忠心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指对集体的忠诚。示例:又有公子一个嬷嬷爹,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一生耿直,赤胆忠心。(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 9 众口铄金
- 人人这么说;足以熔化金(铄:熔化)。比喻舆论力量大;也比喻谣言多使是非混淆。出处:《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语法:众口铄金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常与积毁销骨连用。示例: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鲁迅《三闲集 述香港恭祝圣诞》)
- 10 目怔口呆
- 同“目瞪口呆”。出处:茅盾《惊蛰》:“当下那霹雳似的一声,真把所有在场的贵客都吓得目怔口呆。”语法:目怔口呆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 11 有口难辩
- 虽然有口;却难以分辩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难辩,倒被他缠住身子,不好动身。”语法:有口难辩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难言之隐。示例:张书绅《正气歌》:“证据确凿,铁证如山,有口难辩,抓进牢去,判了十五年徒刑。”
- 12 满舌生花
- 比喻能说会道。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2回:“锦囊形容水夫人,能令玉麟发想,变男为女作妾,以听其言语,真词令妙品,满舌生花者。”语法:满舌生花作谓语、定语;指人会说话。
- 13 口有同嗜
- 每个人在口味上嗜好都相同出处:《孟子·告子上》
- 14 矢口狡赖
- 死也不肯承认示例:虽然人证物证俱在,他还是矢口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