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二并三简介
连二并三的意思
解释:
同“连三接二”。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只见两边铺面排山也似价开着,大小客店也是连二并三。”
语法:
连二并三作定语、状语;形容连续不断。
连二并三相关词语
- 1 颠连无告
- 颠连:困顿不堪。生活困苦不堪而又无处告贷和诉说出处:宋·张载《西铭》:“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我兄弟之颠连无告者也。”语法:颠连无告作谓语、定语;指穷困。
- 2 三上之功
- 古人的“三上”是指枕上,马上,厕上。
- 3 知其一未知其二
-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语法:知其一未知其二作谓语、分句;指了解片面。示例:茅盾《创造》:“娴娴,你的话正象你的思想和行动:知其一未知其二。”
- 4 别无二致
- 别:分出。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出处:郭沫若《海涛集 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语法:别无二致作谓语、定语;指完全相同。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二章:“接着被拉进了这条与他们家乡别无二致的土山沟……”
- 5 三复白圭
- 《论语 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 6 三等九格
- 犹三六九等。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孟玉楼道:‘娘,不是这等说,李大姐倒也罢了,没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语法:三等九格作宾语、定语;指许多等级和类别。
- 7 三纸无驴
- 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语法:三纸无驴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8 万物并作
- 一切事物一齐生长、发展出处:《老子》第十六章
- 9 连畴接陇
- 谓田地连片。出处: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莺粟花连畴接陇于黛柳镜波之间,景趣殊胜。”语法:连畴接陇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齐驱并骤
- 见“齐驱并驾”。出处:宋·王安石《上邵学士书》:“则韩、李、蒋邵之名,各齐驱并骤,与此金石之刻不朽矣。”语法:齐驱并骤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其他事物。
- 11 连更晓夜
- 犹连夜。形容办事赶紧,毫不拖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中书省得了圣旨,一面连更晓夜,整顿酒肉,差官二员,前去给散。”语法:连更晓夜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李劼人《死水微澜》:“听见没有镜匣脂粉,立刻跑去,连更晓夜地买。”
- 12 一沐三握发
- 沐:洗头。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出处:汉·王充《论衡·书解》:“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语法:一沐三握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 着:下棋落子,比喻计策或手段。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语法:三十六着,走为上着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劝说词。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一》:“没有法子。‘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最没有弊病的是莫如不沾手。”
- 14 三贞九烈
- 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来是九烈三贞贤达妇,兀的个老人家尚然道出嫁从夫。”语法:三贞九烈作宾语、定语;指封建社会赞誉妇女的贞烈。示例:若辈一经用了手脚,随你三贞九烈,玉洁冰清,亦不能跳出圈外。(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