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托读音
茶托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以衬垫茶杯的碟子。
引证解释
⒈ 用以衬垫茶杯的碟子。
引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木犀﹞树之干大者,可以旋为盂盖、茶托种种器用,以淡金漆饰之,殊可佳也。”
《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他才放下茶托儿,与我磕了四个头。我与了他两枝金花儿。”
国语词典
用来承托茶杯、茶碗的小碟子。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茶托
茶托造句
- 他放下茶托,把杯子倒满了白兰地。
- 汤匙应放在汤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
- 六扇紫木拉门尽开,竹帘半垂,茶具请出,红泥小炉,紫砂暖壶,盖碗,茶海,茶盅,茶盏,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巾齐整置于描金矮几。
- 那老人坐在阴影里,用杯子敲敲茶托。
- 我们希望购买不同形状并绘有彩色图案的优质茶杯和茶托。
- 要清除他们,就用一条湿布来蘸发酵粉,形成一抹浓膏,然后轻轻地擦拭你的杯子和茶托。
- 老人站了起来,慢慢地数着茶托,打口袋里摸出一只装硬币的夹子来,付了酒账,又放下半个比塞塔作小账。
- 老人站了起来,慢慢地数着茶托,打口袋里摸出一只装硬币的起夹子来,付了酒账,又放下半个比塞塔作小账。
- 女侍者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 那把茶壶配有一个可以接滴水的茶托。
茶托相关词语
- 1 茶园
- 其次,还有叫茶园的地方。
- 2 茶锈
- 茶锈(拼音: cháxiù)是指附着在茶具上尤其是其内壁上的褐色物质。
- 3 茶枪
- 茶枪,是汉语词汇,出自《儋州》。
- 4 茶会
- 茶会,旧时生产风俗,流行于请人喝酥油茶聚会。为一种聚众护山茶的活动。萍乡县境内油茶山场比比皆是。每逢收摘油茶时节,多有妇女小孩捡拾遗留果实,更有不轨之人趁机行窃。
- 5 茶话
- 《茶话》是2011年11月1日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国松。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茶文化起源、饮茶宜忌、地方茶馆、茶与文学生活等饮茶艺术。
- 6 茶具
- 茶具是网络流行词语,又通“差距”,是“具”字家族成员之一。
- 7 茶客
- 4.也把潮汕人每天三餐后都喝茶的人,称之为“茶客”。
- 8 茶饭
- 茶饭〖ordinaryfoodanddrink〗茶、酒、饭、菜、汤的总称。泛指饮食。出自中国古文。江苏、陕西地区用以表达饭菜的意思。
- 9 茶社
- (1) 卖茶水的处所,多用做茶馆儿或茶座儿的名称 英 teahouse
- 10 茶水
- 茶水:湖南省茶陵县河流名
- 11 茶砖
- (1) 中国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 英 brick tea
- 12 茶农
- 茶农是以种植茶树、采摘茶叶、制作茶叶为生的农民。
- 13 茶铺
- 茶铺,拼音是chá pù,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经营茶业的商号。
- 14 茶礼
- 在中国各民族中至今仍在流传。在拉祜族婚俗中,男女双方确定成婚日期后,男方要送茶、盐、酒、肉、米、柴等礼物给女方,拉祜人常说:“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婚礼上必须请亲友喝茶。白族男女定婚、结婚都要送茶礼.云南中甸一带的藏族青年,在节日和农闲时,打好酥油茶带到野外聚会,遇到姑娘们便邀请人座,如看中对方,可借敬茶的机会,抢过对方的帽子,然后离开人群,进行商谈,如不同意作配偶,就将帽子拿回。侗族在解除婚约时,采用“退茶”的仪礼。